印度两大邻国对华风向有变,尼泊尔新政府上任直接对中国提要求,只要资助不要贷款,与此同时刚访华不久的孟加拉国,也明示中方,在中印方案之间,他们更青睐选择印度方案。
据外媒报道,尼共(联合马列)主席奥利已于7月15日宣誓就任新一届联合政府总理。他将和盟友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德乌帕轮流执政,直到2027年尼泊尔举行大选。这也意味着尼泊尔前总理普拉昌达没有获得连任机会,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系列尼泊尔内部的变化。
众所周知,普拉昌达在任期内主张和中国打交道,即便面临着印度的压力他也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去年,普拉达昌访华期间,就和中方签署了十多项合作文件,他也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并提出了合作意愿。而在其卸任之前,有尼泊尔官员还对外表示,尼泊尔内阁会议已经决定批准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建设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合作协议,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通过铁路连接中尼两国。
然而随着尼共(联合马列)和尼泊尔大会党重新入主尼泊尔政府,这种情况或许发生变化。因为尼泊尔大会党一直以来和印度关系紧密,有着亲印党派的标签,早在大会党和尼共组成联合政府前,该党还公布了最新对华立场,强调自己只接受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资助,不接受贷款,他们甚至还宣称将重新考虑是否要坚持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一带一路"合作相关文件。
毫无疑问,大会党只要中国资助不要贷款的要求,绝对是不合理的。要知道凭借尼泊尔自身的经济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庞大中尼项目的建设,而中国通过合理的贷款利率提供帮助,则对双方都有好处。可是,现在大会党却强调只要资助,无疑有着不想负担贷款利息,直接管中国要钱的意思,这绝非国与国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同时也会给中尼合作设下更大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在尼泊尔风向有变之际,印度另一大邻国,孟加拉国也发出了不合时宜的声音。据观察者网7月15日援引多家外媒报道称,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14日说,尽管中印都对"提斯塔河项目"表达了兴趣,但她更倾向于把该项目交给印度负责。哈西娜给出的理由是,孟印两国虽然共享河流的水源,但是印度却居于河流的上游位置,占据着主导权,出于这种考虑,孟加拉国将优先选择印度提出的方案。
不可否认,对于孟加拉国而言,处于上游地带的印度,对其境内提斯塔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活动确实有很大影响,一旦印度选择雨季开闸放水,旱季大量蓄水,孟加拉的农业工作者便会陷入困境。因此哈西娜在优先选择印度的同时,也给印度提出了交换条件,以此保障水资源的安全性。
但对于我们来说,7月8日至10日哈西娜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时,曾提到会客观评估中印方案,但她现在的表态,更像是在为自身选择开脱,更有轻视中国方案的嫌疑。一个项目的建设,终究得看科学性和实用性,而哈西娜更多的是在以政治视角审视问题。如果哈西娜一开始就选择印度,相信国内许多观众也不会说什么,可在中方为制定前期可行性方案付出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之后,哈西娜又变脸,这无疑会让中孟未来合作事宜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