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爆要大幅增加巴方上游取水量

2025-05-17 09:09  头条

据路透社5月16日报道,印度政府正在秘密推进一项针对巴基斯坦的"水资源绞杀计划"。知情人士透露,印度计划将杰纳布河上的兰比尔运河长度增加一倍至120公里,使取水量从每秒40立方米飙升至150立方米。这一计划若实施,将直接威胁到巴基斯坦农业核心区旁遮普省的灌溉用水,可能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场水资源博弈始于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恐袭事件后,印度总理莫迪下令暂停执行《印度河用水条约》。虽然两国在上周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印度仍在暗中推进这项运河扩建计划。专家分析指出,这相当于每年多截留34亿立方米水,足以灌溉巴基斯坦200万公顷农田。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钝刀子割肉"式的慢性断水,可能在未来数年内逐步削弱巴基斯坦的农业潜力。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作为"南亚粮仓",全国80%的小麦和60%的棉花都依赖印度河水系灌溉。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巴基斯坦粮食自给率仅能维持3个月,若灌溉水量减少30%,小麦产量将暴跌40%,可能引发全国性饥荒。农业占巴基斯坦GDP的19%,直接关系到4200万农民的生计。在当前巴基斯坦外汇储备仅剩80亿美元的情况下,根本无力进口替代粮食。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国防部长曾明确警告,断水即"战争行为"。更令人担忧的是,巴基斯坦部分核设施冷却系统依赖印度河支流,若水源短缺导致核材料失控,整个南亚地区都可能陷入核灾难。这种潜在的连锁反应,让国际社会对印度的水资源战略深感忧虑。

然而,印度的算盘并非无懈可击。美国学者大卫·米歇尔指出,印度现有水利设施仅能短期调节水流,要实现长期截流需要耗资千亿美元新建水坝。在当前莫迪政府连国内基建项目都频频烂尾的情况下,能否筹集如此巨额资金令人怀疑。此外,中国作为上游国家,在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开发也可能对印度形成反制。

这场水资源博弈的背后,反映出南亚地区深层次的地缘政治矛盾。印度试图通过控制水资源来压制巴基斯坦,但这种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国际危机组织南亚项目主任指出,水资源武器化只会加剧地区紧张,最终损害所有国家的利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呼吁,南亚国家应该通过对话解决水资源争端,避免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印度的水资源战略也面临国内制约。印度本身也是水资源短缺国家,全国有1.63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过度开发跨境河流可能引发国内环保组织和农民团体的强烈反对。印度水利专家警告,单方面改变河流水文特征,最终可能破坏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

巴基斯坦政府已经开始寻求国际支持。伊斯兰堡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申诉,要求印度遵守《印度河用水条约》。同时,巴基斯坦也在积极与中国协商,希望加强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跨境水资源问题,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

这场水资源争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国际社会呼吁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克制,回到谈判桌前解决分歧。毕竟,水资源是民生之本,将其武器化只会让本已脆弱的南亚和平进程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