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霹雳-15倒逼欧美技术革命 美霸权走向衰弱(3)

2025-05-13 14:35  头条

歼-10CE机群2025年4月执行的6000公里跨洲际飞行,堪称军事外交的经典案例。从新疆和田基地起飞,经三次运油-20空中加油,巧妙规避美军杜鲁门号航母雷达监控,最终抵达埃及的战术演示,不仅展示了中国空军的远程投送能力,更通过实战化演练重塑了中东安全认知。埃及以单价1.56亿美元采购16架歼-10CE(仅为法国阵风价格的1/3),并附带红旗-9B防空系统的"套餐式军售",彻底打破了西方武器溢价体系。

这种军事合作的经济外溢效应显著:沙特随即签署1.8亿美元霹雳-15E采购合同,阿联酋终止F-16升级计划转向歼-35,阿尔及利亚暂停苏-57采购谈判。中国军贸已从单纯装备出口,升级为"作战体系+金融支持+基建合作"的立体化模式。埃及在获得歼-10CE后,镍矿石出口关税立即下调12%,中埃本币结算比例提升至38%,展现了军事技术优势向经济议价权转化的清晰路径。

四、体系对抗与标准输出:新军事革命的全球渗透

中国军工的颠覆性创新,体现在将单装备优势升维为体系化标准。ZDK-03预警机、歼-10CE与霹雳-15组成的"探测-决策-打击"链条,实现了对印度"万国牌"装备的代差压制。当印度阵风依赖语音通信时,巴方通过LINK-17数据链完成自动化目标分配,使空战指挥效率提升300%。这种体系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标准:35国空军代表团在珠海航展争相采购中国雷达系统,因其探测距离超出欧美同类产品40%,而成本仅为其60%。

技术标准的渗透更引发产业链重构。歼-10CE搭载的氮化镓雷达组件,迫使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在5G基站建设中采用中国技术规范;霹雳-15的AESA导引头标准,正在成为中东国家防空系统的采购基准。这种"军事技术-民用标准"的传导效应,使中国在6G通信、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规则制定权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