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因为稀土,我们掌握着新能源转型命脉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需钕铁硼永磁体,风力发电机依赖镝增强磁材耐高温性,中国供应了全球90%以上相关材料,直接决定碳中和进程。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未来将更加独领风骚。
其三,稀土可以成为我们反制不友好国家的工具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本来秉持双赢、共享、共图发展的理念,开始,总有那么些国家要搞不友好,要封锁限制、卡我们的脖子。对此,我们也只能反制。在反卡脖子的工具箱里,最好用、最管用的,非稀土莫属了。比如2010年,我们对日稀土出口限制、2019年后强化对美出口管制等举措,迫使多国在关键领域与中国谈判,凸显稀土在外交博弈中的杠杆作用。
未来,我们要着眼于提质增效,
建立我们在稀土产业链顶端位置的定价、定标准、定规矩的地位
尤其是要在政策支撑与生态闭环上做好文章。
一是要将稀土纳入国家战略统筹。中国将稀土纳入战略资源储备体系,通过整合六大稀土集团实现资源集中管控,避免低价竞争,避免卖出土价而非稀土价。二是要进行绿色技术升级。改进开发原地浸矿技术,减少环境破坏,同时推进稀土回收技术,废旧磁材再利用率已超30%,形成"开采-应用-回收"可持续闭环。
总而言之,稀土的战略性源于中国对其资源、技术和产业链的全面控制。而资源垄断确保了不可替代性,技术壁垒巩固了全球话语权,政策布局则将其转化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硬实力。这种三位一体的优势,使稀土成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影响国际产业格局的核心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