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出大事了!普京突然打破沉默,首次公开痛批绍伊古大将严重失职

2025-08-30 15:14  头条

2025年8月,一个爆炸性消息从莫斯科传出:俄罗斯前国防部副部长布尔加科夫在被捕一年后,突然向调查机关提交关键证据,指控自己的老上司绍伊古在巴赫穆特战役期间故意延迟甚至削减对瓦格纳集团的弹药供应。

这一指控直接指向了俄罗斯权力核心圈的关键人物。

克里姆林宫高层至少默许了这一消息进入舆论场,这打破了俄罗斯军政体系内部长期对高层决策错误讳莫如深的传统。

普京真的准备对执掌国防部十余年的绍伊古派系动手了吗?这场突如其来的"揭盖子"行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权力博弈?对俄乌战局又将产生怎样的连锁反应?

副部长的致命指控

时间回到2024年7月,时任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的布尔加科夫突然被拘捕,罪名是涉嫌"特别大规模贪污"。

这位主管后勤保障的高官被指控在俄乌冲突期间挪用前线物资采购款,甚至连士兵的合格食品都保障不了。

但就在今年8月,被关了近一年的布尔加科夫突然向调查机关提交了关键证据,矛头直指自己跟随多年的老上司绍伊古。

据俄罗斯多家消息源证实,布尔加科夫在供词中揭露:在巴赫穆特战役最吃紧的时刻,时任国防部长绍伊古亲自下令延迟向前线输送弹药,甚至直接削减了原定供应量。

"在最需要火力支援的时刻,瓦格纳集团被迫在弹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作战。"一位接近调查机构的消息人士如此描述布尔加科夫的证词内容。

这种人为制造的弹药短缺,导致前线部队反复在同一个阵地上争夺,攻下又失守,再攻再失。

巴赫穆特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是俄乌战争中最血腥的战斗之一。瓦格纳集团当时公布的数据令人震惊--他们在巴赫穆特方向的阵亡和重伤人数高达4万人。

这场指控的特殊性在于,它间接证实了瓦格纳创始人普里戈津生前的控诉。

2023年初,当瓦格纳在巴赫穆特的攻势陷入僵局时,普里戈津曾多次公开抱怨"每天需要数百吨炮弹,但国防部却只发来少量的补给"。

普京的"明升暗降"之术

布尔加科夫爆料的时间点绝非偶然。就在三个月前的2025年5月,普京突然签署总统令,将绍伊古调离国防部长职位,转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表面上看,绍伊古获得了"晋升",安全会议秘书可以协调情报与军工部门。但实际上,这一职位没有直接指挥军队的权限,核心职能只是"向总统提供安全事务咨询",实权已完全依附于普京。

接替国防部长一职的是65岁的经济学家安德烈·别洛乌索夫。这位经济学博士从未在军队服役,却是制裁下俄罗斯经济转型的设计师。

在他的主导下,俄罗斯国防预算占比从GDP的3%提升至6.7%,军工产能实现爆发式增长--坦克产量翻6倍、弹药激增60倍,无人机产能呈指数级上升。

普京需要的显然不是战术家,而是能把"卢布转化为炮弹"的操盘手。

这场人事变动是普京对权力平衡的精确校准。俄乌冲突期间,绍伊古因瓦格纳兵变事件与部分将领关系紧张,其亲信、副防长伊万诺夫更因贪腐案被捕,引发军方内部震荡。

调离绍伊古既避免其势力尾大不掉,又为肃清国防系统腐败铺路。

国防部的"去绍伊古化"

绍伊古转岗后,俄罗斯国防部的"去绍伊古化"进程明显加速。自2024年4月绍伊古的亲信、副防长伊万诺夫被逮捕以来,原绍伊古派系已被查了个底朝天。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近16个月的调查中,国防部原绍伊古派系的官员因涉嫌贪污腐败或伪造文件,几乎被"撸光了"。

到2025年7月,已有12名中将以上军官因贪腐或失职被调查,其中8人都与绍伊古派系直接相关。

普京甚至成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国防廉政委员会",将军工采购的审计权直接抓在手中。

绍伊古自2012年掌管国防部以来,在军备采购和后勤等关键环节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网。他手下的10名副防长中,光俄乌冲突爆发后就有6人因贪腐或失职被撤职。

这场肃清风暴不仅针对腐败问题,更剑指绍伊古派系的作战失误。

除巴赫穆特战役的指控外,2022年哈尔科夫战役期间,俄军装甲部队曾因燃油供不上而瘫痪,而当时主管后勤的布尔加科夫的女儿却通过关联公司,拿到了价值数亿卢布的军用燃油采购合。

这种系统性的腐败,直接损害了前线作战能力。

俄罗斯军事转型的十字路口

随着绍伊古派系的瓦解和布尔加科夫指控的公开,俄罗斯国防体系正处于深度转型的十字路口。普京一系列动作的思路相当明确:通过清腐败、调资源,把俄罗斯的战争潜力提到最大。

虽然俄军在顿涅茨克有进展,但西方给乌克兰的援助一直在加码,光今年上半年就给了120亿美元,战场平衡正在被重塑。

普京需要一个更高效、更听话的国防体系来应对北约的"消耗战",而清算绍伊古派系,正是这一转型的关键一步。

对绍伊古个人的处置仍存悬念。尽管俄罗斯首次公开其重大错误,但碍于其仍担任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的高官职位,彻底清算可能仍需等待时机。

在转任新职后,绍伊古新增军工委员会副主席职位,并接管总统直辖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

表面看,他仍掌控对外军售和军工生产,但实权已大幅缩水--军工委员会第一副主席是梅德韦杰夫,多名副主席分权制衡;军事技术合作局无作战指挥功能。

安全会议则成为情报体系整合枢纽。俄乌冲突初期,联邦安全局、总参谋部情报局各自为政,导致对乌军严重误判。绍伊古此时协调情报机构,恰为应对哈尔科夫方向新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