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之前美国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7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报告显示,7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进一步创下了历史新高。不过,美国前两大海外"债主"日本和中国双双选择了减持。报告显示,中国7月的美债持仓量环比减少了32亿美元,总持仓规模降至了7765亿美元。尽管此前中国曾在6月大幅增持了119亿美元美债--创下了今年以来对美债增持幅度最大的一个月,但这一步伐显然并未延续。
数据不会说谎,自2024年开年以来,中国已经累计减持了近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持仓规模更是跌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这种持续减持的举动,无疑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对美国经济的未来,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乐观了。中国减少持有美债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
日本和英国作为美国两大盟友也加入了减持的行列,而且在美国的十大海外债主中,更是有六个国家选择了减持,其中中日英法以及瑞士等都赫然在列,而且日本更是连续四个月的减持,可以说,日本这是彻底地走到了美国的对立面了。要知道,当下美联储降息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全球都对美国经济的预期不太好,都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越来越大,这样一来,那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必然是下降的,所以全球各国选择减持美债。
前不久,中美金融工作组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24年10月年会期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部门参会。双方就两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货币金融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资本市场、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心的金融政策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
虽然表面来看,中美在经济、金融这两个领域频繁进行接触,有利于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但从中方发布的新闻通稿来看,措辞中并未有双方同意或者双方一致决定等相关措辞,而且中方提到的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美方也并未做出改正。这恐怕也说明中美2场谈判都以失败收尾,双方在经济领域还存在一些分歧,暂时难以达成一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思·罗戈夫近日接受德国《商报》专访,谈论了美国的政治失败和由此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风险。肯尼思·罗戈夫表示,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出人意料地强劲,但人们最关心的是通货膨胀。许多选民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幅度的物价上涨,年轻人也根本没有经历过。
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是3个霸权,军事霸权、美元金融霸权、文化舆论霸权。舆论霸权是开路先锋,军事化霸权是根本保障,美元霸权就是收割工具。目前这个三个霸权已经逐渐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