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用自己的行动,把他的关税战玩成了一个笑话。
当地时间4月11日晚,多家美国媒体注意到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悄悄更新了其关税指南,宣布根据特朗普签署的备忘录,免除对计算机、智能手机、晶体管、集成电路、半导体和微电子组件等商品的"对等关税"。
也就是说,更新后指南罗列的上述商品出口到美国,将不会受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
不过,由于美国关税指南的措辞极其模糊,现在还无法确认中国生产的电子产品是否在豁免范围内,彭博社、《金融时报》和《巴伦周刊》的解读是:在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关税将被降至20%。
随后白宫高级顾问斯蒂芬·米勒也间接证实了这一推测,他表示这些电子产品"仍受制于特朗普最初对华声明规定的20%关税影响",即特朗普因所谓"芬太尼问题"对中国加征的20%额外关税。
而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仍非常嘴硬地表示,特朗普推行"美国制造"的目标没有发生改变,美国不能依赖中国生产的半导体、芯片等关键产品,"这也是为什么总统能从苹果、英伟达等科技公司获得数万亿美元的投资"。
特朗普还在对关税豁免的事沉默
但无论外界如何解读,最终解释权还要看特朗普怎么说。
然而,关税豁免这么大的事情,截至4月13日上午,特朗普连条推文都没有发,他在"真相社交"平台上的最新推文是宣布即将会见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勒--如此低调的作风,显然不符合特朗普的性格,要知道当初宣布"解放日"的时候,特朗普可是亲自上阵炒作的。
更有意思的是,有网友对美国这条关税豁免消息追根溯源后发现,最先注意到美国关税政策发生改变的,很可能是中国外贸圈,经过国内媒体广泛报道后,才引起美国媒体注意。
换句话说,美国关税政策的这一低调变化,也可以被视为特朗普悄悄认怂了--这则关税豁免声明甚至都没公开发布在美国海关的官网上,而是被隐藏在后端,如果不是刻意搜索,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
当然,现在也不能完全认定特朗普一定是服软了,毕竟这几个月美国对外政策的跌宕起伏,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与深思熟虑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就是特朗普一句话的事。
从特朗普对我国反制措施的反应可以看出,他和他的团队既没预料到中方的态度会如此坚决,也没准备任何应对预案;反之,特朗普"掀桌子"的勇气没有,借着关税和股市暴跌捞钱的胆子倒是挺大。
所以,现在也不能排除这项关税豁免政策又是"白宫股神"准备炒股,亦或是出于稳定科技公司基本盘的考虑,先给苹果、英伟达等企业一些甜头。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的暂时妥协彻底暴露出了美国的色厉内荏,用一位网友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进攻中的盲动主义,相持中的坐等主义,以及撤退中的装死主义"。
不管怎么说,MAGA们发现自己又被特朗普耍了
去年侥幸躲过暗杀后,特朗普似乎自认为他成为了"天选之人",这一点从他上任后推行的政策就能看出来,特朗普真把自己当成了"所到之处各国无不竭诚欢迎"的大统领。
但事实证明,特朗普并不比其他人有什么天赋异禀之处,与他想象中相反的是,他的盲目决策不仅得罪了美国一大票盟友,还让自己下不来台。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宣布暂缓部分"对等关税",刺激美股上演了一场史诗级的反弹,然而仅一天之后,特朗普再次就"对等关税"发出威胁,令市场紧张情绪重燃。
特朗普周四威胁称,如果各国不能与美国达成协议,他将改变对特定国家暂缓90天"对等关税"的做法,并将关税恢复到更高水平。
"如果我们不能达成我们想要达成的协议,或者我们必须达成的协议,或者对两方都有利的协议,那么我们就回到原来的样子,"特朗普在周四的内阁会议上对记者表示。
但当被问及这是否意味着他不会延长"90天暂缓期"时,特朗普没有排除这一(延长"90天暂缓期")可能性。他称,"我们得看看到时候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