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方邀请,日本外相岩屋毅于12月25日到访中国,这不仅是他上任后首次访华,也是时隔20个月以来,日本外相首次访问中国,对日方意义重大。
据凤凰卫视报道,岩屋毅在来华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中日两国的历史问题罕见"认错",他表示日本政府的确在某些时期采取了错误的对华国策,让两国关系僵化,然而中日是搬不走的邻居,"反日"、"反中"的对立局面均不应该出现,日方要坚持走和平国家路线,不能重蹈覆辙。
岩屋毅作为外相,对华访问代表着石破茂政府,然如此低姿态的言论依旧让国际社会感到意外。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中方给岩屋毅准备了高规格接待,除了和王毅外长会谈之外,也受到中国最高层的接见。
从中日双方媒体的报道来看,岩屋毅将此行访问当做是中日关系回暖的良好开端,并借此会邀请王毅外长尽快访问日本,落实两国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双方高层的往来。
就中日关系而言,双方近20个月没有出现高级别会面,不仅仅是地缘局势和立场相悖,更多的是日本自身存在弊病。岩屋毅在和王毅外长会谈时也抛出了这些敏感话题,主要内容分别是:希望中方解除对日本水产品的禁令、磋商中国近期日本周边频繁举行的军事活动,以及暗示中日携手应对"特朗普冲击"等问题。
对于日本政府的诉求,中国也并不意外,并一一做出回应。
水产禁令的问题相对复杂,因为岩屋毅人还没到中国,就有日媒以"中国将取消水产禁令"为噱头炒作舆论,引起国际社会热议,国内也是骂声一片。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之将诶戳穿日媒谎言,明确表态,中方在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立场上没有变化。在王毅外长和岩屋毅的会谈期间,也当面亮明了中方3个态度,给水产禁令问题立下规矩。
第一,日方应端正自身态度,日本排海的是"核污染水"而不是"处理水",不要继续玩文字游戏,混淆视听;第二,中方不会仓促放开对日本水产禁令,将基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参与国独立取样得出的科学证据后逐步放开水产品进口;第三,一两次检测结果并不能说明问题,日方应切实履行承诺,保证中国在内的利益相关方能够继续独立取样检测。
中国起初制裁日本水产就是为了民众的健康安全着想,断然不会因为日本政府的示好就解除制裁,一切还得用科学依据说话。
在解放军的军事活动问题上,日本不应该向中国问责,而是从自身找原因。一方面,日本非南海相关国家,却对菲律宾提供舰艇、雷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允许日本在菲律宾驻军,进而插手南海局势,这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挑衅;另一方面,日本主动成为北约亚太化的"桥头堡",允许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北约航母进驻日本,这不仅破坏了地区和平,也会对中国构成威胁。
难不成只有日本能够肆意挑起地区局势紧张,中方却不能对等反制警告?如果石破茂还抱着这样的态度和立场,那么岩屋毅此次访华注定是白跑一趟。
至于如何应对"特朗普冲击"的问题,这其实才是岩屋毅此行的主要目的。
距离特朗普重返白宫不足1个月,石破茂有些吃不准特朗普对待日本的态度,为了避免被"树典型",他只能向中国求助。
事实上,石破茂的担忧不无道理。一方面,石破茂不是安倍晋三,他和特朗普没有任何私交,此前在APEC峰会落幕后想要上门拜访特朗普,结果吃了个闭门羹,这让他感觉和特朗普打交道很吃力;另一方面,特朗普对待欧洲盟友没有任何好脸色,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5%,否则就从欧洲撤军并考虑退出北约。日本虽然名义上是美国的盟友,实则扮演着"小弟"角色,北约成员们尚且如此,日本驻日美军军费被"敲竹杠"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石破茂想要通过低姿态示好的举动,以及在涉台问题上表态,让特朗普将注意力转移到中国身上,分摊日本承受的压力。
其实对中国而言,日本这些小九九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日本关切的制裁问题中方态度坚决,在应对特朗普问题上,中国本身就是特朗普点名制裁的国家,日本转移的压力对我们而言不过九牛一毛。如果日本真的想要缓解中日关系,就应该更加务实一些,拿出足够的诚意,而不是将中国对日本善意当做日本提条件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