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现状:从"流量风暴"到"可持续烟火气"
肥娟的老公林先生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小吃店的日营业额从开业首日700元增至3800元峰值,寒假期间仍排长队,需频繁补货。同时肥娟小吃抖音粉丝超145万,直播间单日打赏高达30万元,但夫妇俩拒绝商业合作,且将品牌方赠品转捐福利院。今年2月,肥娟夫妇还被遂溪县文旅局聘为"文旅推荐官",政府协助修缮了周边设施,提升了游客体验。
"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火了,这个小吃店目前看来会开一年,如果干不下去就再转行呗。"林先生笑着说。
坚守初心:拒绝资本化,回归生活本质
面对直播带货邀约,夫妻明确表示"不喜欢卖货的感觉",仅将直播视为与网友分享日常的窗口。"我们不想赚普通'穷哥们儿'的钱,但我们又想赚钱,所以我们没有关闭打赏功能,如果有'富哥们儿'喜欢我们,可以给我们刷礼物。"林先生还表示:"爆火之前我们的生活过得一团糟,鞋店经营不善,有很多负债,改行小吃店后,爆火了几天,收获了很多流量,也让我们还清了负债,很满足现在的生活。钱是很重要的,因为要生活,但是比钱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喜欢的人开心。"
小吃店店内
走红后,肥娟小吃店所在的整条街也被流量带动。肥娟小吃周围多了很多"蹭流量"摆摊的摊主。其中有与小吃店隔了一条街的牛杂摊摊主黄女士,有趁着寒假卖糖葫芦的大学生,有卖猪脚饭的阿姨······牛杂摊摊主黄女士说:"肥娟他们夫妇火了,我们刚好住在对面,就来这边摆摊,刚好可以引流。这边中学的小朋友都会过来买牛杂饭,小份的3元,大份的5元,这个价格也是被我们的粉丝小朋友认可的。"
肥娟夫妇还曾为受伤学生处理伤口、借手机联系家长,也因此被家长称为"临时托儿所"。网友评价:"他们用1元小吃重建了成年人对信任与善意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