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深夜,基辅达尔尼茨基区的爆炸声穿透防空警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站在被导弹击中的仓库废墟前,对着镜头举起手机:"这是美国伙伴提供的卫星图像,他们清楚知道俄军黑海舰队每艘舰船的坐标,但为什么允许这些导弹继续飞向乌克兰?"这是他连续第三天公开质问美国对俄停火施压不足,而白宫始终保持沉默。
图片资源来自网络
冲突升级与停火僵局
战场动态:俄军4月6日从黑海发射的"口径"导弹,不仅摧毁了基辅的工业设施,更造成3名平民受伤。乌空军发言人伊格纳特透露,俄军近期将导弹袭击频率提升至日均12次,其中60%针对能源基础设施。"他们在测试西方的底线。"他在基辅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停火提议细节:美国3月11日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协议要求俄乌双方立即停止敌对行动,但俄方以"保留海上打击能力"为由拒绝。泽连斯基在4月7日的推文中曝光了美方谈判备忘录:"协议草案竟默许俄罗斯控制黑海航道,这是在为侵略者背书。"
美乌分歧:泽连斯基强调乌方已"无条件接受"停火,但美方未对俄方拒绝作出强硬回应。他暗示美国可能因矿产协议谈判(涉及乌稀土资源开发权)而弱化对俄施压。"当我们的儿童在防空洞躲避导弹时,华盛顿的谈判桌前却在讨论如何分割乌克兰的锂矿。"他在视频讲话中愤怒表示。
图片资源来自网络
美俄博弈与国际反应
美国立场模糊:白宫尚未就泽连斯基的抱怨正式回应,但美乌吉达会谈显示,美方以恢复军援为条件迫使乌方接受停火,却未明确安全保障条款。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停火协议展现"外交成果",同时推进矿产资源利益。
俄罗斯的"停火陷阱":普京3月13日原则上同意停火,但要求乌方"停止动员并撤出俄领土"。俄方指控乌方利用停火期重整军备,并在库尔斯克州发起攻势,宣称已收复86%被占领土。
欧盟与北约态度:欧盟虽支持停火,但未提供具体援助计划;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停火需基于战场现实",暗示对乌领土让步的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