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号中午,杭州西湖边发生了件让人闹心的事。陈先生和三个朋友骑了不到十分钟电瓶车,手机上跳出的账单直接让他们懵了--总共扣了236块。他们找到记者问,这种车到底谁能管管?
第二天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租这种电瓶车处处是坑。何女士花38块租了一小时,骑到宝石山脚准备还车时,系统突然跳出来要收30块调度费。因为只能回到原点还车,她只好续租一小时往回骑,路上还要交逾期费。最后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折腾一个多小时才还上车,总共花了100多块钱。
景区周边有不少这种租赁电瓶车,表面上标价看着清楚,实际藏着各种陷阱。
有人租了三小时,刚骑十分钟就被拦下。原来他们闯入了禁行区,可租赁页面根本没提醒哪里不能骑,路边也没标识。最后三小时费用一分不少全扣了。
店家说这些是常识,比如景区步行道不能骑电瓶车。但租车前没人说明这些规则,出了问题都让消费者自己认。
更奇怪的是,凌晨三点总有人偷偷往景区周边投放新车,相关部门虽然一直在清运,可流动性太强管不住。
记者扫了几辆车的码,小程序里关于禁行区的提示全是"暂未配置"。有工作人员解释,门店太小调度难,所以必须回原点还车。可地图上明明显示附近有多个还车点,实际操作时系统又不认。
确实之前在生活中骑共享单车也遇到过,到了还车点之后,却怎么也还不上,离了还车点一二十米,倒是停上了!
最近这类投诉越来越多,光上半年西湖景区就接到不少类似举报,金额比去年涨了45%。这种共享电瓶车企业越开越多,可管理上还是老问题,只能靠集中整治,治标不治本。
游客们现在都不敢随便扫码租车了。有老人说,看着像共享车其实套路深,就是等着游客交冤枉钱。相关部门表示,这事得等上面出新政策才能彻底解决,但现在也只能每天盯着清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