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在古代"数字"不仅是一种计数方式,更被赋予了不同的美好寓意,特别是数字"八"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数字,寓意着"发发"。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中,数字"八"的含义更为广阔,例如在佛教中,数字"八"象征着吉祥与圆满,因为佛教有八正道、八吉祥等说法;在道教中,更是有着"八卦定乾坤"的理念,像《易经》中就有八卦的概念,每卦由三爻组成,共有八种不同的组合。由此可见,数字"八"在古人眼里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就是农历二月廿八(二月二十八),这天也是一个与数字"八"有关的日子。在民间,特别是老人的眼中,农历二月是一个很重要的月份,尤其是二月廿八,更是民俗文化中很特别的日子,农村有一句老话说"二月怕廿八",这句话是啥意思?到底怕啥?我们来看看老人咋说的。
今日二月廿八,有啥说法?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二十八,正处于春分节气的第二候"雷乃发声",标志着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旺盛,雨水也将开始增多。按照干支纪年来说,今天是乙巳年、己卯月、乙未日,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同样还是"华佗诞","东岳庙会日"、"定日"。
首先,什么是"华佗诞"呢?
华佗诞,也称"天医诞",是东汉末年著名医生"华佗"的诞辰。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其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他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华佗所著的《中藏经》、《素问》等药书更是流传至今的经典。
据道书记载,华佗是天上一位神仙,因故被贬于凡间,以医人救苦病危补过。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八被传为华佗的生日。在这天人们不仅会举办祭祀华佗的仪式,还会通过调整生活规律、饮食习惯来祈求平安健康。
其次,什么是"东岳庙会日"呢?
东岳庙会,是为了纪念商朝名臣、镇国武成王黄飞虎而设立的,是周至县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古庙会,这一传统习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已被列为西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二月廿八都会如期举行。
据传说,黄飞虎在商朝世居高位,因不满商纣王的暴政,率家将投降姜尚讨伐纣王,最终被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执掌幽冥地府。东岳庙会这天,会举办焰火、秧歌、灯展、歌舞等丰富的民俗活动,特别是"趔轿子"更是这天最具特色的活动习俗,需要人们斗力、斗勇、斗智来取得胜利。
最后,什么是"定日"呢?
在古代,人们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前,都会提前选择一个好日子进行,这种"挑日子"的习俗就是我国的择吉文化。例如,结婚、搬迁、动土、远行等都会择日而行,图个平安、吉利。在我国民间最常用的择吉方法就是"十二建日",这是由十二个不同含义的日子,依序组合而成的择吉方法,分别为: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今日农历二月廿八,根据"十二建日"择吉推算为"定日",其中"定"有着安定的意思,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安定自己的内心和情绪,毕竟"心静如水映晴天,,淡然处之皆安然",学会谨言慎行,这样事情的发展才能更加的顺利。因此,"定日"在古人看来也是一个"凶日",但这里想要表达的并非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传统择吉对日子的一种划分方法。
今日农历二月廿八,不仅是一个和数字"八"有关的日子,同样还 是"华佗诞","东岳庙会日"以及"定日",那么这天老人到底怕啥?我来回答。
一、二月廿八怕吃宵夜
今日二月廿八"华佗诞",这是一个纪念华佗的日子,在老人看来,这一天要调整生活规律来达到平安健康的目的,特别是要避免吃宵夜。因为华佗强调"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现在恰逢仲春后期,阳气渐盛,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日益旺盛。此时,若在夜间进食过多,那么肠胃就难以进入休息的状态,并持续运作以消化食物,长此以往,脾胃功能必会受损。
这句话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在五行中,春季属木,对应人体的肝脏。仲春后期,肝气旺盛,肝脏的疏泄功能活跃。宵夜多是油腻、辛辣之物,进食过多就会助长体内湿热之邪,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如果肝脏疏泄失常,气机不畅,人们就会出现情绪波动、易怒等症状。华佗治病讲究"治未病",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预防,比治病更重要。
二、二月廿八怕穿衣单薄
无论是"东岳庙会"还是"华佗诞",在二月廿八这天,一些地区都会举办一些相关的祭祀活动,如果想要去参加的人们,应当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虽说现在马上进入春季的末期,但此时也正是"倒春寒"发生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出现气温骤降的天气,如果穿衣单薄,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
前几日温度不断升高,个别地区的最高温度甚至达到了30摄氏度,但今日(农历二月廿八,阳历3月27日),各地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降温,特别河南地区与前几日的温差竟达到了15摄氏度左右,可见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因此,今日(农历二月廿八)开始依旧要做好"春捂"措施,根据天气变化来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出现感冒等不适。
三、二月廿八怕争吵
农历二月廿八是"定日",在老人看来,"定"有安定、稳定、安稳的意思,在这样的日子中应当保持平静的内心,避免与人发生争吵。而且,农历二月廿八同样也是纪念"华佗"和"黄飞虎"的日子,更应平心静气,无论是参加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避免与人发生冲突而出现争吵的行为。
除此之外,上面我们也说到了,现在正处仲春后期,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的肝气也随之旺盛。此时,若因争吵而发脾气,就如同在蓬勃生长的春天里肆意砍伐树木,会严重阻碍阳气的正常生发。肝脏在春季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发脾气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如胸闷、胁痛、头晕目眩等。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与人发生争吵,如果遇到事情要学会理性的解决,如果事情没有损害自身利益,那么宽容一点也无妨。
四、二月廿八怕下雨
农历二月廿八,在老人眼中还有一怕,那就是"怕下雨",这是为啥?
《齐民要术》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在古代,农耕事宜需要顺应天时,往往风调雨顺才能五谷丰登。在古人看来,二月廿八处于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正是农作物播种、发芽的重要阶段,若这一日下雨,道路会变得泥泞不堪,给春耕劳作带来极大不便。
农谚也有云:"二月廿八淋,四十五天阴",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二月廿八这天下起了雨,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阴雨天,这样的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将会造成阻碍。
老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季进入农作物的生长期,虽说此时春雨能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水分,但长时间的降雨却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例如,持续的阴雨天气会使土壤湿度过大,导致农作物根系缺氧,从而出现根系腐烂的情况;其次,长时间的阴雨天就会出现光照不足的情况,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受限,从而减少养分的累积,生长将会减慢。
"二月廿八雨一场,大雨连绵清明后"
"二月雨落二十八,春雨不休要发涝"
"二月廿八雨,三月到尾阴"
与此相关的农谚还有很多,都说明了农历二月廿八是一个宜晴不宜雨的日子。
总结,老话说的"二月怕廿八",到底怕什么?您都了解了吧?不妨把关于"二月廿八的生活讲究和经验"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或朋友,这也算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更别样的关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