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解约得扒层皮?赵露思遥遥无期,陈楚生被索赔2700万,侯明昊赔百万曾舜晞打官司

2025-08-13 10:07  头条

最近刷社交平台,我估摸着不少人跟我一样,被赵露思那篇长文惊着了--一个顶流小花,居然直接在网上跟合作快十年的经纪公司撕破脸,又是晒抑郁症报告,又是说被划走205万,最后还撂下句"不用你们封杀我,我不干了",这架势在娱乐圈真是少见得很。

说起来,这事得从8月2号晚上讲起。赵露思突然发了篇长文,矛头直指银河酷娱。她说自己之前因为抑郁症停工,公司明明承诺过承担被迫取消的代言费用,结果转头就从她工作室账户划走205万;想拿回工作室运营权,沟通了无数次都没下文;更头疼的是,合约要到2030年才到期,真要单方解约,怕是得赔到倾家荡产。为了证明自己没说谎,她还晒了两张心理测评报告,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重度焦虑""重度抑郁",看着就让人揪心。

第二天公司就回应了,说"深感震惊",还强调自己"没违法违约",会按合同办事。结果赵露思秒转这条声明,回了句"拳头永远打在棉花上",意思就是公司根本没真心跟她谈。她在评论区里说得更直白:"打官司太耗时间了,也许我合约到期了都没打完,我已经花了快十年青春在这,不想再耗十年。"

这话一出,网友们彻底炸了锅。有人觉得她敢说真话挺勇敢,也有人觉得"赛博升堂"不太体面。但说实话,这事最拧巴的地方就在这儿--经纪合同这东西,双方都没公开,咱们外人根本没法判断谁对谁错。就像法律人士说的,舆论再热闹,最后还得看证据和合同条款。可赵露思为啥宁愿冒着被贴"风险艺人"的标签,也要把家丑外扬呢?

往前扒扒她的经历,就知道这十年对她多重要。2016年,17岁的赵露思跟银河酷娱签约,当年就上了公司制作的《火星情报局2》,算是正式出道。后来能上湖南卫视的《凤囚凰》刷脸,据说也跟公司创始人曾在湖南卫视任职有关。真正让她爆火的《传闻中的陈芊芊》,更是公司一手策划的转型之作。说实在的,没有银河酷娱,可能真没今天的赵露思。

但这里面藏着个行业潜规则:新人签长约。圈内人都知道,新人刚出道时,公司要砸钱铺路、找资源,所以合约往往一签就是8到10年。何炅之前在节目里就说过,有些公司一口气签100个年轻人,全是十年长约,只要一个红了就不亏,剩下的99个熬不住想解约,还能赚笔违约金,"最低50万一个人"。赵露思签的十年约,其实就是这种模式的缩影--前期公司"输血",后期艺人"回血",可一旦艺人红到能自己掌控资源,这种平衡就容易被打破。

这可不是娱乐圈第一次出这种事。2009年陈楚生与天娱解约,公司索赔2700万,最后打了8个月官司,赔了650万才脱身;去年鞠婧祎跟丝芭传媒闹解约,公司说有"补充协议",她这边直接起诉要做笔迹鉴定;最传奇的是SNH48的陈逸菲,不光0违约金解约,后来还考进法院当公务员,成了内娱独一份的"解约赢家"。

对比这些案例,赵露思的处境更让人唏嘘。她不是刚出道的新人,已经是能扛剧的95花,可合约还有5年才到期。想体面解约?公司不松口;硬刚到底?巨额赔偿和漫长官司可能拖垮她。所以她才选择"掀桌子"--用舆论给自己争取筹码。但代价也很明显,业内人士都说,现在合作方看她就像看"定时炸弹",以前抱团取暖的艺人朋友,这次一个都没站出来说话,这就是娱乐圈的现实:没人愿意沾一身腥。

其实这事最该让人反思的,是艺人与公司的关系到底该怎么摆。韩国早就规定经纪合约最长7年,从出道日算,还不算练习生时期,就是怕公司把人"捆死"。咱们这边呢?长约依旧是主流,新人没话语权只能签,红了想挣脱又太难。说白了,这本质上是场"时间与利益的博弈":公司赌新人能红,新人赌自己能熬出头,可赌输的代价,往往是艺人的青春。

赵露思在长文里说"每活一天都珍惜",这话听着真让人心疼。她晒出的抑郁症报告,或许不只是情绪问题,更是被合约捆绑的窒息感。

真希望未来能有更合理的规则,让公司敢投入,也让艺人有底气--毕竟,谁都不想在"站着"和"挣钱"之间,做一道残酷的选择题。对赵露思来说,不管最后结局如何,她敢说出来的勇气,或许已经给行业提了个醒:有些潜规则,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