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潮新闻上看到一则消息,让我回忆起了年轻时候对所谓"形象""规矩"的种种桎梏。说的是李晟和蔡文静在古镇拍摄休息的时候,两个人在木筏上坐着。李晟穿着长裙,双腿岔得开开,胳膊还架在膝盖上,样子特别自在洒脱。有人看了觉得她坐得不"规矩",当场还提醒了她一句,说是"女孩子坐姿不太好看"。李晟倒也不客气,直接回了句"咋了,女人不能这么坐吗?"后来这事儿很快就上了热搜。
原本坐着怎么舒服怎么来,可就这点事,网上评论出奇地热闹。有人夸李晟"真性情,不做作",觉得她有点像自己认识的一些爽快姑娘,有什么说什么,不为了镜头装姿态。也有人担心她穿裙子岔腿会不会走光,有失端庄,觉得如果穿裤子就没啥问题。还有网友提出来,艺人这种公众人物,坐姿多少还是得注意一下,影响自己的形象。
看到这个,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些年,社会发展快了,大家口口声声追求包容开放,可对女性的一些观念好像还是挺传统的。女明星在公共场合,随便摆个姿势都能被议论半天,这种情况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影响了谁,而是一些老旧观念还在作祟。以前大家说女生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好像只要是姑娘,什么都得收着,不能外放。有什么问题非得让人家按照某种标准去做?那个标准又是谁定的?大多数时候不都是社会或舆论给女性设的条条框框吗?
这次李晟的坐姿被讨论,其实背后也反映着社会对"女性行为规范"的刻板印象。特别有意思的是,《生命时报》还拿出资料说,这种坐姿倒是一种健康标准坐姿--大腿、小腿和躯干分别成九十度,双脚与肩同宽,从医学角度来说,女性长期"并腿坐"其实对身体还有负担,容易引起压迫。岔开腿,这种"看起来不文雅"的姿势,倒是让人更健康。小姑娘们要是知道了,估计得忍不住笑起来。
我记得多年前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个医生专门给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同志讲过姿势问题,让大家别总是怕"坐相难看"而把腿夹得紧巴巴的。孙子孙女也会学大人的样子,家长如果总是板着脸挑剔小姑娘怎么坐、怎么动,孩子未必愿意表达自己,难免性格上会有点束缚。
回头来看,也没人规定男人坐着怎么舒服,怎么来的时候会被数落,多半女人一放松,别人就指指点点。像李晟这样率真正气的年轻人,敢当众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勇敢其实挺值得点赞。往深处说,说到底还是"标签化"和"女性绑架感"作怪,总觉得女人的衣着、坐相、言行都得"乖点",否则就是任性。公众人物能以身作则,提倡自信自然,反倒更能带动社会氛围。
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大红的明星其实和日常生活的你我一样,都渴望被尊重,渴望舒展,有时候只想舒服一点,不用装得那么端着。如果说"艺人代表形象",那是不是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一种卸下负担、轻松自然的社会气氛呢?
不过,我明白大家担心走光或者保护女性安全,这也在理。只是把一切都定死在某种"规矩"上,结果反而让本来健康的行为变成了负担。社会进步,就得有人敢破点"老规矩",单位食堂里大妈们坐着唠嗑,从来没人规矩地夹着腿,这样闲聊反而更自在更健康。
李晟和蔡文静都是知名演员,平时戏里戏外形象都不错。这次的"姿势事件"其实让网上掀起波澜,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一些老观念,到底还有没有需要继续坚持。长远来看,社会应该多点宽容,理解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年轻人大大方方,有啥好嘲笑或者说三道四的?难得有人能说"女人不能这么坐吗",这才够爽。
生活中不用被别人框死。只要不影响别人,怎么舒服怎么来。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节奏作主。生活不是摆给他人看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