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官宣,中欧传出好消息,解除交往限制,欧盟亮出202页反制清单,轮到美国被反制了
根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中国与欧洲议会已达成共识,同步全面解除双方交往中的限制,包括针对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的相关措施。
这是中欧关系修复的关键一步。过去几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中欧立法机构往来一度受阻。如今在中欧建交50周年的节点上,双方选择放下分歧,用行动传递合作意愿--正如中方所说,"加强对话与合作十分重要"。
特朗普(资料图)
欧盟的反应同样值得关注。几乎同一时间,一份202页的反制清单正摆在美国面前。这份清单由欧盟委员会拟定,覆盖飞机、汽车、化学品、电气设备等高价值商品,连威士忌、钉子这类日常产品也在其中,总价值约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元)。
为何欧盟此时亮出反制牌?直接导火索是美国对欧盟的关税威胁。特朗普政府早前下达"最后通牒":若8月1日前无法与欧盟达成贸易协定,将对欧盟商品加征30%额外关税。这对依赖出口的欧盟来说,无异于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欧盟内部对如何应对美国,并未形成统一战线。以德国、法国为首的核心成员态度强硬--这些国家制造业发达,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汽车、精密仪器,若美方关税落地,损失将难以承受。因此,德法两国主张"以硬对硬",要求欧盟立即启动反制措施。
另一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态度却显得摇摆。她先是宣布将原定于7月15日生效的反制措施推迟至8月初,理由是"为谈判留空间"。此举引发部分成员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向美国"示弱"。迫于内部压力,冯德莱恩不得不重新亮出反制清单,明确"若谈判失败,立即启动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