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凤凰网视频《君品谈》节目发出视频,知名演员游本昌的女儿游思涵在节目中证实,其92岁的父亲游本昌计划进军竖屏短剧。
短剧之都郑州的福音。
9月9日,凤凰网《君品谈》节目里,92岁的游本昌女儿游思涵透露,其父计划进军竖屏短剧,想拍新的"济公"系列。这消息一出,全网炸锅:92岁老人要拍短剧?这届年轻人能看懂"济公"吗?
要知道,游本昌52岁因《济公》走红,如今92岁,依然在"折腾"。他说:"竖屏现在比较流行,我想做济公传承。"女儿游思涵补充:"不是他来演,让年轻人演,让大家知道济公是做什么的。"
这不就是"济公精神"的现代版演绎吗?从"鞋里有米,袋里有银"到"手机里有短剧,屏幕里有济公",游本昌的"济公"精神,正在经历一次"短剧化"的重生。
横店影视城最近被网友戏称为"竖店",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超500亿元,比全年电影票房还高。当"竖屏"成为新时尚,连92岁的游本昌都坐不住了,要来"抢滩"短剧市场。
但问题来了:92岁的"济公"和00后喜欢的"短剧",能搭上轨吗?
先从法律角度看,微短剧虽然火爆,但"唯数据论"导致同质化严重,"二次改编"(如男女主性别对调)层出不穷。游本昌想拍的"济公"短剧,若能避开"爽文改编",或许能为短剧市场注入一股清流。
从普通观众角度看,现在年轻人看剧,讲究"三秒不抓人,就划走"。而"济公"的慢节奏、深意,能否在15秒的短视频里展现?游本昌的女儿说得明白:"哪怕影响10%的年轻人,也值得。"
更有趣的是,游本昌曾为演好《济公》中的无台词角色,查了19本书。如今要拍短剧,会不会也查19本"短视频制作指南"?毕竟,92岁还在学习,这不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最好诠释吗?
值得一提的是,游本昌近日还回应了入住养老院的选择,说"人生不断交换战场"。现在,他要"交换"到短剧战场,这不就是"人生不断升级"的最高境界吗?
92岁还能保持这样的心态和行动力,游本昌真不是一般的"老顽童"。他当年为妻子杨慧华卖房排话剧,如今为传承"济公"精神,又想拍短剧,这份执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济公"精神,从来不是"神化",而是"化人"。游本昌想让年轻人知道"济公是做什么的",其实是在告诉年轻人:生活需要一点"济公"式的智慧和幽默。
当92岁的游本昌和00后的短剧相遇,这不仅是"济公"的传承,更是"代际对话"。年轻人可能看不懂"济公"的深意,但至少知道,"济公"不是"神仙",而是"人"。
最后,我想问:当92岁的"济公"遇上00后的短剧,你愿意点开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