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背景下,中美于10月25日至26日在吉隆坡举行第五轮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磋商结束后介绍,中美经贸团队就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进一步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禁毒合作、进一步扩大贸易、出口管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讨论和交流,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
美国财长贝森特26日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在与中方官员进行了"两天非常好的会谈"后,特朗普威胁征100%关税的计划"实际上已经取消"。他还表示,双方在谈判中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供领导人讨论","这个框架具有建设性而且影响深远,使我们能够继续推进"。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也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富有成效涉及各种议题,"谈到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也谈到稀土",双方正就一项贸易协议提案的最终细节进行讨论,几乎可以提交两国领导人审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7日称,"中美在马来西亚的最新表态为备受关注的领导人会面奠定了更积极的基调"。特朗普也在东盟峰会期间向媒体表示,有信心能与中方达成"一项非常全面的协议"。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事务教授查尔斯·卡普钦向澎湃新闻表示,"如果中美能在大豆、高端半导体等棘手经济议题上取得进展,这将为华盛顿与北京在其他议题上建立更具建设性的关系打开大门,比如乌克兰或中东问题。在这些议题上,中美利益并非完全对立,确实存在合作空间,哪怕初期规模有限。"
卡普钦认为,"即便中美双方领导人无法在此次会晤中达成贸易协议,至少也能找到足够共识作为未来谈判基础。"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不仅对中美关系造成损害,也不利于美国自身的经贸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