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绝的是,印度还搬出了中俄合作机制来给自己壮胆。贾伊斯瓦尔暗示可能重启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这无疑是向美国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如果美国执意施压,印度可能会强化与俄、中的合作,打破"选边站"的困局。
面对美国的"石油威胁"和印度的"摇摆",中俄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决反对单边制裁,同时通过深化合作来增强抗压能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重申,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中方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关税战没有赢家,美国以"施压俄罗斯"为名胁迫他国,本质就是霸权行径。
俄罗斯方面也积极回应中俄印合作。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表示,俄方正与中国、印度协商重启三边合作机制,并强调该机制符合三国及地区稳定利益。对俄罗斯来说,中俄印合作不仅是经济补充,更是对抗西方孤立的外交筹码。
若三边机制重启,中俄印可能在能源安全、金融抗压和多边外交等领域深化合作。比如构建"能源供应链网络",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推动本币结算,减少美元在能源贸易中的占比;在联合国等平台协调立场,共同反对美国"长臂管辖"。不过,印度的"骑墙"惯性可能会削弱合作稳定性,美国也可能使出"分而治之"的策略破坏三方协作。
特朗普(资料图)
印度的"反击"和"摇摆",是大国博弈中"小国生存策略"的体现。未来,印度很可能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平衡"之间继续摇摆。它或许会表面配合美国"施压俄停火",私下维持俄油进口,同时借中俄合作向美国索要更多经济利益。
但美国可不会轻易放过印度。若印度既不配合施压俄罗斯,又不放弃中俄合作,美国可能会采取贸易限制、技术封锁和联盟孤立等手段进行报复。这对印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对于中俄来说,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中方要加强能源多元化;扩大人民币在能源贸易中的结算比例,推动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进程;加强东北亚、南海战略布局,确保自身安全。俄方也会继续强化与中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外部压力。
总之,美国的"霸权工具"在当今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下越来越难奏效。印度的"骑墙"、中俄的深化合作以及全球南方国家的觉醒,都在让美国的霸权行径逐渐失效。未来,反对"长臂管辖",推动多边对话,构建平等的国际能源与贸易体系,才是破局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