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就算面临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公司也不会轻易退出中国,将继续在华做生意,因为美国根本无法生产所需的所有中间产品,中国市场对美国公司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正如一家公司代表所言,"我们最大的恐惧是在世界其他地方被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意外击败"。
对于中美关税"硬碰硬",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在4月8日给出了这样一番形容:中国原本就准备好与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展开一场紧张的对峙,就像两个枪手在正午时分对视,可谁知特朗普没有开枪,竟然开始乱扔炸药,连盟友和旁观者也不放过。
文章指出,中国对特朗普4月2日"对等关税"声明的回应很强硬,不仅对美国征收了34%的报复性关税,还对美企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将一些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对稀土实施了额外的出口管制。
"特朗普似乎不愿意接受除屈服之外的任何条件。"文章写道,"然而,中国的供应链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低于美国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中国几乎可以找到所有进口美国商品的替代品,特别是如果更多供应商希望通过多元化市场来应对不可靠的华盛顿。"
距离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已过去一周,由此引发的市场不安情绪还在发酵。
美国股市在4月3日和4日连遭"血洗"后,本周再度经历了剧烈波动。
截至8日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0.84%,一度从高位跌落2300点,报37645.59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2.15%,报15267.91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57%,报4982.77点,自去年4月以来首次收于5000点下方。
与今年2月19日最近的高点相比,标普500指数跌幅达到18.9%,距离进入"熊市"仅一步之遥。根据华尔街的定义,从先前的收盘高点下跌20%将构成"熊市"。
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标普500指数市值变化 路透社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