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美国“黔驴技穷”了

2025-01-21 15: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典】

2025年1月13日,美国正式发布了最新的AI芯片出口管制新规,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科技竞争的紧张态势。中国被列为第三等级,几乎完全被封锁在美国高端AI芯片的供应链之外。

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国以科技为武器的全球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意图通过限制先进技术的出口来遏制中国在AI领域的崛起。

然而,这一举措暴露出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黔驴技穷"。从半导体到人工智能,过去几十年美国凭借其技术创新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中国等国家的科技迅猛发展,美国的"技术霸权"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固然表面上是一次针对中国的压制性措施,然而随着政策的逐步深入,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已然显现。早期的技术封锁对中国的影响或许深远,但随着中国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全球供应链的逐步分割,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不仅难以奏效,反而可能会导致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日渐弱化。

一、美限制政策为什么会边际效应递减?

边际效应递减意味着,每一次新的出口限制,虽然短期内可能制造出"技术壁垒",但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快速迭代,这些限制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微弱。在AI领域,全球化的产业合作和技术共享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美国试图通过割裂市场来控制技术流动,但面对不断壮大的中国科技力量,美国的"技术封锁"已经从一次简单的竞争手段,逐渐演变为一种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行为。

美国对中国实施的AI芯片出口管制政策,犹如一把双刃剑。初看似乎能有效遏制中国在AI领域的飞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政策的边际效应正悄然递减,甚至可能引发反作用力。

美国新的出口管制规定,将全球市场按技术依赖度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的盟友国可自由采购美国先进AI芯片;第二等级的国家在未来三年内获得的限制额度是50,000个英伟达H100 GPU;而第三等级则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几乎完全被切断了高端AI芯片的供应链。这一看似精准的分层策略,实际上却为全球技术竞争埋下了深刻的裂痕。

最初,这样的封锁无疑对中国等技术后发国家产生了相当的压力。美国无论是凭借英伟达、AMD等行业巨头,还是通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和国际合作,都能在短期内遏制中国在AI领域的技术进步。然而,历史反复证明,技术封锁总是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进步往往伴随着替代性创新的涌现。

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言:"全球化不是可逆的,每一个封锁的行为都会激发出技术新生力量。"中国在被制约的同时,也在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逐步突破高端AI芯片的设计与生产瓶颈。正如美国历史上对苏联的技术封锁最终激发了苏联自己的航天计划,中国的科技企业也在"封锁"中找到了突破口。

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替代问题,更是中国产业生态和全球技术格局重塑的催化剂。中国的"寒武纪"、"飞腾"等国产芯片正在迅速崛起,逐渐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与此同时,中国还通过与其他新兴市场的技术合作,逐步降低了对美国技术的依赖。例如,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在逐渐成为中国AI技术的受益者。这些国家不再仅仅依赖美国的高端技术输入,反而加速了自主研发的步伐,推动全球技术生态的"去美国化"。

"寒武纪"芯片和"飞腾"芯片

随着全球化技术合作的加深,"小院高墙"式的封锁策略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美国试图通过限制高端AI芯片和关键技术的出口,打造一个封闭的科技供应圈,将中国及其他"非盟友"国家隔离在外,进而控制全球高端技术的流通。然而,这种策略的效果逐渐衰减,全球技术流动的趋势更加强烈。尤其是在全球产业链不断深度融合的今天,美国无法有效控制全球技术的流动。在芯片制造、AI技术和大数据等领域,全球化合作已经成为无可逆转的趋势。

全球科技公司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英伟达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的新管制政策"过度扩张",不仅会影响到高端AI芯片的出口,还将波及到许多消费级产品的技术流通。甲骨文公司高管也警告,这项新规可能成为美国科技行业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政策之一,直接将美国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缩小了80%。

这是一个直指美国技术霸权现状的警示--即使是美国自己的科技巨头,也开始对这种封锁政策发出不满。它们深知,技术的隔离和封锁并非长久之计,反而会削弱美国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美国这种战略的复杂性和碎片化特征,注定了它的实施难度。随着出口管制政策的不断升级,美国政府试图将AI芯片出口划分为不同的等级,这一多层次的管制结构不仅增加了全球企业的合规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不确定性。

正如华尔街日报曾经指出:"美国在全球市场中的技术垄断地位正被逐渐削弱,这种碎片化的政策只会催生更多的技术自主和本地化发展。" 各国在面对复杂的国际规则时,往往会加速本土化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美国的封锁策略,反而加速了全球技术的多极化分布和技术力量的重新洗牌。

此外,美国对人才和投资的管控同样面临边际效应递减的问题。美国通过限制中国学者和技术人员的入境,以及对中国企业进行投资审查,企图通过封锁人才流动来进一步控制技术传播。然而,这一政策也正遭遇着越来越多的反弹。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在AI和半导体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逐渐成熟。大量的顶尖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开始扎根本土,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力。这种人才流动的内生性加强了中国在技术研发上的自主性,也让美国的封锁策略愈发显得力不从心。

技术封锁的边际效应递减,不仅让美国在全球技术博弈中逐渐失去优势,也促使了全球技术合作模式的重构。如果美国继续依赖"围墙"策略,试图通过封锁来维护其科技霸主地位,最终只会加速其自身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孤立。

正如知名科技评论家凯文·凯利所言:"科技的进步永远无法被关进笼子,它是一股无法遏制的力量,最终会突破所有的边界。"美国的封锁政策,将迫使全球更多国家和企业在技术上形成独立的创新生态圈,进一步推动全球科技领域的"去美国化"。

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将是创新、合作与共享的竞争,而非单纯的封锁与对抗。美国若继续在技术封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将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中国等新兴国家则将抓住这一机会,带领全球进入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技术时代。

二、技术冷战中的市场分割和合纵连横

在当今全球技术博弈的舞台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冷战"对立,而是一场多方势力交织的"技术冷战"。美国试图通过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将全球市场划分为不同的阵营,试图将中国及其他对其构成挑战的国家排除在核心技术供应链之外。然而,正如技术的本质是无国界的,这种划分反而加速了全球市场的碎片化和分裂,推动了"区域性自给自足"技术生态的崛起。

这种"分裂"已经成为了全球技术生态的常态。随着美国加强对中国、俄罗斯等国的技术封锁,全球市场的"割裂"开始加速,科技创新的地域性差异愈发明显。在美国与其盟友的圈子内,一方面,美国依旧试图通过控制高端技术如AI芯片、云计算平台等核心领域的供应链,巩固其技术霸权;而另一方面,中国、欧洲、东南亚甚至中东等地区,正以更加独立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技术壁垒,逐步发展起自给自足的技术能力。这不仅仅是贸易政策的变化,更是全球技术竞争格局的深刻重构。

· 分裂的市场与碎片化的创新

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尤其是在高端AI芯片领域,将不同国家划分为"三个等级",并试图通过限制技术的流动来控制全球市场。这一策略短期内或许有效,尤其在核心技术领域能够阻断对手的进步,但长期来看,它却加速了全球市场的碎片化。全球科技公司正在不得不根据不同的政策环境,制定符合当地规定的"区域性"战略。从AI芯片的设计与生产,到数据中心的建设与云计算平台的开发,各国都在追求"自主可控",尤其在数据安全和技术主权日益重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倾向于推动本土技术的独立发展。

例如,中国已经通过"寒武纪"和"飞腾"等国产芯片逐步替代了美方的技术依赖,并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欧洲的"数字主权"概念也在逐渐成形,欧盟通过《数字服务法案》等法规,旨在推动欧洲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权,不再仅仅依赖于美国的技术支撑。这种自给自足的趋势正以区域为单位,逐渐从全球技术生态中分裂出来,导致技术创新的"碎片化"局面日益严重。

欧盟委员会在2024年2月16日发表公告宣布,欧盟《数字服务法》(Digital Services Act,DSA)将于17日正式在所有网络平台生效。该法案涵盖社交媒体审核、电商广告推送以及打击假冒商品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与此同时,东南亚和中东等地区的技术力量,也在逐步崛起并寻找自己的独立发展路径。例如,新加坡、印度等国正在加速投资高端技术产业,形成与美国相对独立的技术发展圈。这些地区在全球技术供应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摆脱对美国高端技术的单一依赖,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 美国无法统一盟友的阵营:技术冷战中的"力量失衡"

然而,美国试图通过一系列出口管制与技术壁垒,将其全球盟友纳入同一阵营的战略,却并非如它所愿。虽然美国与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确实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有着紧密的合作,但在具体的政策执行层面,这些国家并不总是与美国保持一致,甚至有时出现明显的分歧。尤其在技术领域,这种分歧更加明显,许多国家开始寻求更加独立和多元化的技术合作路径。

首先,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监管态度显著不同于美国。欧盟在制定AI相关政策时,更加注重技术的伦理性、公平性与透明性,而非单纯地将其视为国家安全的工具。欧盟对美国主导的AI管制措施逐渐表现出抵制情绪,因为欧盟认为这种管制政策过于政治化,容易破坏全球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正如欧盟内部一位高级官员所言:"技术发展不应被狭隘的政治目标所绑架。"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可能会与欧盟推动的"公平竞争"法规产生冲突,从而引发政策的摩擦和博弈。

在亚洲,尤其是日本和韩国,情况同样复杂。尽管这两个国家与美国有着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但它们在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往往采取较为灵活的政策。日本和韩国都在半导体、AI、5G等技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技术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举足轻重。

因此,面对美国的压力,这些国家并未全盘接受美国的技术管控政策,而是通过调整对美策略和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更多的选择空间。日本与中国之间在半导体领域的合作关系,便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子,尽管美国要求日本限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但日本仍坚持在某些领域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

台湾作为全球半导体生产的重要中心,其技术产业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美中之间的选择变得愈加微妙。虽然台湾在某些技术领域依赖美国的先进技术,但在全球供应链中,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台湾的台积电等企业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得它在面对美国的压力时,有着更多的谈判空间和选择权。

拜登签署法令签署AI相关法令 资料图

· 技术合作的非对称性:美国的主导地位逐步遭遇挑战

事实上,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统一战线,反而加剧了全球科技产业的"非对称性"与"碎片化"。虽然美国在某些领域仍保持技术优势,但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过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逐渐追赶并在某些领域取得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在全球科技生态中的主导地位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欧洲、亚洲、拉美等地区已经不再单纯依赖美国的技术输出,而是加速了自己的本土化创新和技术生态建设。美国的"技术冷战"策略虽然暂时能够通过出口管制强化其技术优势,但这种策略却无法阻止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独立发展的技术链条。全球科技竞争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如果继续依赖技术封锁和管制,最终只会加速全球技术创新的多极化发展,而它自己也将从中失去主导地位。

未来的全球技术合作将不再是简单的"统一战线",而是由多个技术圈相互交织、竞争、合作的多元化格局。在这个格局中,美国的"盟友"并非永远铁板一块,各国将根据自身的战略利益和技术需求,调整其技术发展路径。全球科技的未来,是一个多方博弈、相互连接却又相互竞争的复杂网络。

三、大统合、大团结、大开放

在全球技术分裂加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在这场大规模的技术冷战和市场分割中逆势而上,实现科技和经济的大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对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和多方力量的分裂,中国并没有选择在这一技术冷战中单打独斗,而是采取了大统合、大团结、大开放的战略,通过内外兼修,构建起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网络,逐步突破技术封锁,推动经济腾飞。

· 大统合:汇聚国内力量,强化自主创新

在技术冷战的局面下,自主创新是突破封锁、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中国深知,要在未来的全球技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从国内基础建设入手,迅速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从核心技术到应用领域的全面创新。

"自主可控"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中国在面对技术封锁时的实际行动。从芯片设计到操作系统,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中国正积极推动在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例如,"寒武纪"、"飞腾"芯片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在AI芯片领域逐步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华为在5G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技术专利积累,更是让中国在全球5G赛道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

中国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领域的快速进步,背后是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和科技资源的大集中。自2020年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从政策引导到资金扶持,从科研平台建设到人才培养,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在国家层面推动各类科技资源和力量的汇聚,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合力。这种大统合的力量,不仅能够突破当前的技术封锁,更为未来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产业基础使得许多创新能够在国内先行试验、快速应用,再推向国际。5G、AI、自动驾驶、数字货币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应用,正是中国通过国内市场的试水,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与产业数据,这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不可忽视的竞争优势。

· 大团结:强化全球合作,构建开放共赢的技术生态

在面临全球市场分割和技术封锁的压力下,中国并未选择孤立自守,而是主动寻求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共赢。通过"大团结"战略,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形成了跨区域的技术合作平台。这一战略的核心,是通过技术输出和国际合作,帮助其他国家提升自主技术能力的同时,也为中国自身的技术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与欧盟、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合作中,中国不仅提供技术援助,还通过共同研发、技术共享等形式,实现双赢。特别是在AI、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并通过技术输出,逐步提高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例如,中国企业在非洲和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支付、智能物流等领域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中国技术企业带来了收益,也加深了与这些国家的技术合作,推动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技术影响力的扩展。

这是2019年2月15日拍摄的肯尼亚加里萨光伏发电站(无人机照片)。在肯尼亚东北部加里萨郡,由中国企业承建的东非最大光伏电站加里萨光伏电站有效解决了当地用电短缺问题,持续为当地民众提供清洁电力,为肯尼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新华社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通过与俄罗斯、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了多边主义和多极化全球合作的技术联盟。在5G、AI芯片、量子通信等领域,中国与这些国家共同推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技术应用的落地,逐步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垄断,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了更多的动力。

特别是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技术合作,已经从单纯的"购买"转变为"共同研发"。中国不仅仅是先进技术的消费市场,更逐渐转型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全球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桥头堡"角色,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与发展机遇。

· 大开放:融入全球,推动技术流动与人才交流

在全球技术大分裂的背景下,中国深知开放与合作是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开放战略使中国不仅加快了技术进口和引进,还进一步加强了与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深度融合。通过不断扩大开放,中国在吸引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的科技公司,尤其是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早已不满足于仅仅在国内市场的扩展,而是纷纷走向全球。华为在全球5G技术标准的制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阿里巴巴通过蚂蚁金服在国际市场的扩张,腾讯通过投资并购国际公司等方式,不断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且通过与全球企业的合作与竞合,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技术的全球化布局。

人才流动与知识转化也是中国大开放战略的核心要素。面对国际技术人才的竞争,中国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不仅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进入中国,也鼓励国内人才走向世界。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正通过国际合作、联合研究等方式,搭建全球科研平台,推动全球科技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人才的交流与知识的碰撞,不仅为中国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技术进步的共赢局面。

· 实现大发展:从分裂到统一的超越

中国在全球技术冷战的背景下,选择了通过大统合、大团结、大开放三大战略,形成了内外兼修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汇聚国内资源,强化自主创新;通过扩大国际合作,推动技术流动;通过引进人才,构建全球技术生态,中国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中国并非在大分裂中孤立自守,而是在分裂中寻求统一,在隔离中实现开放,在困境中获得超越。 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零和博弈,而是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创新发展的多极化格局。在这个新格局下,中国不仅能够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还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迎来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新时代。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