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立夏,气温逐渐升高,热的越发明显,现在人们随便动一动都得出一身汗。
天气一热,人也过得昏昏沉沉,有点不知天日的感觉,明明觉得才刚过了立夏,哪知转眼又要到小满了。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里面排第八的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都是在公历5月20日至22日交节,今年的小满就是在5月21日,这时太阳达到黄经60度。
之所以把这个节气称之为小满,出于两层意义。一方面与降水量有关,每到小满,南方雨水量就会开始增多,频繁的下雨,因此这个"满"有着"雨水满"的意义。
另一方面涉及到北方地区,这边与南方不同,小满节气间不怎么下雨,一些夏熟作物开始逐渐变得饱满,所以这个"满"又有着农作物"饱满"之意。
与立夏类似,古人将小满也分了三候。
一候苦菜秀,这时苦菜都已经长得格外茂盛,枝繁叶茂,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二候靡草死,这里的靡草指的就是一些细小的草类,也可以把它理解成野草,说的是到了二候,田间一些野草因为越来越强的阳光而逐渐变得干枯。
三候麦秋至,等到了三候,地里的麦子已经越来越饱满,一颗一颗的膨大起来,眼看就要进入收获的时候,但这时麦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只是发育的很好而已。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小满到了,地里的作物会越长越好。
但实际上,每年气候的差异、降水量的差异,导致地里庄稼长势也会有所差异。
那今年的小满雨水量充不充足呢?这个我们可以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从农谚的说法里,可以知道今年小满有三大特征。
上午小满
今年小满的入节时间是2点54分,属于上午交节,因此是上午小满。
上午小满和下午小满,这都是根据时间来判断的,交节时间在00:00~12:00这个时间区间就属于上午小满,交节时间在12:00~24:00这个时间区间就属于下午小满。
农谚说"上午小满热死牛,下午小满凉飕飕",从这个说法看,今年夏天应该会很炎热。
晚上小满
从今年小满入节时间可以看出,今年是晚上小满,而且晚上小满也有说法,"白天小满不热不凉,晚上小满雨多不愁",根据这话来看,今年小满雨水量会比较充足,农民们不用过度担忧干旱的问题。
而且从最近的天气预报来分析,也有着明显的"北热南湿"特点,北方气温明显在回升,呈现出干热的特点。南方气温虽然也在提升,但因为降雨量多,炎热程度可能会有所缓解。
这样的气候特点,是有利于北方小麦和南方水稻等作物的。
小满在月末
今年小满是在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出现,属于月末的范围,因此今年小满在月末。
俗话说"小满在月末,芒种赶趟水",这也是在说今年雨水充足,地里庄稼生长时不缺水分。
到了小满,除了应该考虑地里的庄稼生长问题以外,还要考虑到人的健康问题。
小满节气意味着雨季来临,从这个节气开始,雨水开始增多,大部分地区会出现强降水的情况,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下雨天增多,河流水量变大,这时候要时刻警惕,以防狂风暴雨引发灾难。
在农村,老人们常说,小满这天的天气特别关键,尤其是晴天和阴天,对未来的收成影响很大。为啥这么说?难道晴天不是好事吗?晴天有啥预兆?
在我们当地,小满这天的天气可是个大讲究!根据传统说法,如果小满这天是阴天,农民们反而不会太担心,因为阴天往往预示着接下来雨水充足,庄稼能喝饱水,长势好。但要是小满这天大晴天,老话说:"小满日头晒,麦子收一半",意思是如果小满这天特别晴,接下来的天气可能会干旱,影响麦子的收成。
在我国民间,小满的天气变化复杂,农民们特别关注这一天的气象,因为从南到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谚说法。比如在长江以南,人们常说:"小满晴,晒死稻;小满雨,谷满仓",而在北方则有"小满不下,黄梅偏少"的说法。这些农谚都是古人长期观察天气和农事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现在科技发达了,但很多老农民还是习惯根据这些老话安排农活。
那么,为什么小满晴天会让人担心呢?因为在干支历法中,小满时节正是小麦灌浆的关键期,需要适量的雨水。如果这天特别晴,可能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少雨,土地干旱,农作物缺水,收成自然受影响。所以,农民们宁愿小满这天阴一点,甚至下点雨,也不愿意看到大太阳。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如果小满时节雨水不足,田里的水就会干涸,甚至田坎都会裂开。此时缺水对庄稼影响极大,农民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
"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在传统农业中,豌豆等作物在小满时进入成熟期。如果此时下雨,豌豆长得好,能丰收;但如果无雨,豌豆可能因缺水而减产,甚至绝收。
"小满大风,树头空"
小满如果刮大风,可能会导致果树落花落果,影响结果率。所以农民们会特别留意风势,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小满雨滔滔,芒种火烧天"
如果小满时雨水很多,那么到了下一个节气芒种,天气可能会异常炎热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