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开年以来,美国接连对中国实行各种制裁手段,先是1月3日美国商务部扩大"实体清单",将腾讯、宁德时代等多家高科技企业列入"制裁名单"。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又宣布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更可恨的是,美国于2月5日发布公告称将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这对中国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美国的制裁,中国毫不示弱,宣布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原油等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且对美国限制出口镓、锗等关键材料,这一禁令将对美国航空航天、芯片制造行业造成深远影响。
面对中国的密集反制,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到24时,美制裁就紧急取消……
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精准打击
2025年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这件事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除了加征关税,美国还扩大了出口管制,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加强出口限制,将更多的中国科技企业纳入实体清单。
美国还计划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等绿色科技产品加征将近30%关税,试图削弱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早在2019年,美国就将中国科技企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美国政府荒谬地宣称华为、讯飞等企业可能成为"中国监控世界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无理地打击。
美国自始至终都没能拿出一丝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一莫须有的指控,美国的"强盗行为"严重阻碍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正常发展。
美国又在2025年2月5日发布公告称将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这个消息一出,不仅中国邮政行业受到了严重威胁,就连美国邮政局都感到无法理解。
因为美国一旦停止接受来自中国的入境包裹,将会对中美两国的跨境物流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跨境电商行业。
美国在2024年4月就曾对中国实行过"小额豁免"政策,意思是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美国海关将会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里面有些商品违反美国的禁令。
中国每年有将近14亿个快递包裹进入美国,占到美国小额豁免发货的近三分之一。
如今美国下令暂停接收包裹,将使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陷入停滞,部分商家只能更换其他国家的物流渠道进入美国,大大增加了成本费用。
部分美国消费者可能会因担心包裹无法及时送达或物流成本增加而减少购买,导致相关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的销量在短期内出现下滑。
针对美国的制裁,中国毫不示弱,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间,中国针对美国在科技、经贸、政治等领域全面持续施压反击,展开了一系列精准而密集的反制行动。
2025年2月,中国进一步扩大对稀有材料的反制,不仅对镓、锗、锑等关键矿物,还增加了铟、钼、钨等战略矿产的出口管制,这些材料在军工以及航空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美国相关部门评估显示,其国内的F-35战斗机生产线可能因铟材料的短缺被迫减产30%,以镓为例,全球90%的镓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在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这一举措直接打击了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
另外,中国还连出四招精准打击美国的经济命脉,中国宣布将于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农机进口、上调大排量汽车关税、启动能源替代计划。
面对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不合理打击行为,中国商务部也果断出击,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两家公司违反了市场交易原则,中断其与中国企业正常交易。
2025年2月4日,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反垄断法》,中国依法对其开展立案调查。
从关键矿物出口管制到关税反击,从企业制裁到法律武器化,中国接连对美国进行反制措施,不仅展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自信,更让美国政商两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中国密集反制,不到24时,美制裁紧急取消,反特朗普联盟成立
美国终将"自食其果"
中方宣布对原产自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这精准地打击了美国的痛点
美国是全球能源出口大国,美国在最近几年大力向全球销售液化天然气,而中国恰恰是全球美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是美国的最重要国际市场。
如今中国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加征关税,对美国天然气行业造成严重的冲击,致使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减少,价格竞争力下降,进而寻找其他的市场。
同时对美国液化天然气产业链也会造成影响,导致美国相关能源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使美国国内能源市场失去平衡。
另外,美国禁止接收来自中国的入境包裹,将使大量依靠中国消费者的电商平台失去中国客户,一些依赖中国提供原材料的商家,也会面临严重缺货,最终会影响利润。
美国制造业依赖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部件和原材料,如果禁止中国包裹入境,将使相关制造业企业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被迫停止,影响美国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在面对中国的密集反制后,美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就宣布恢复接收中国的入境包裹,并表示正在与海关积极协商,以确保包裹受到最小干扰。
而美国的一连串对中国的制裁,也引起一些欧洲国家和国际企业的不满,他们纷纷成立反特朗普联盟,称美国对中国发起新一轮关税战是愚蠢的行为,美国从中捞不到任何好处。
确实,过去几年的事实证明,美国对中国发动关税战、贸易战,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自己,美国不仅消耗了大量金钱,甚至还丢掉了许多估计合作伙伴,他们纷纷同中国一起反抗美国的制裁。
这一次,事实还会再次证明: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美国终将"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