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青楼有什么区别?"一句话把学医的委屈炸开了。
钱没挣,先落一身病,还要被说"白衣天使就该撑"。
真没夸张。
本科五年,规培三年,想进三甲再加专培,十年起步。
同龄人拿年终奖,他们还在值班室啃面包。
工资条一看,规培期补贴少得可怜。
夜班连轴48小时,镜子里的脸肿得亲妈都认不出。
颈椎、腰椎、胃病,标配三件套。
更难受的是情绪没地儿放。
病人痛苦得先收住眼泪,家属质疑得继续微笑。
连崩溃都要掐表,找个没人的楼梯间才敢哭。
把医院比作青楼,听着刺耳,其实把年轻人的憋屈说透了。
"争头牌"是抢职称,"脏活累活"是脓血呕吐物,"钱少一身病"是真实体感。
不是骂医学,是骂把"奉献"当借口的系统。
想学吗?先问自己怕不怕血,熬不熬夜。
解剖课闻到福尔马林就想吐,趁早转弯。
真喜欢,那就去。
一颗糖、一句谢谢,就能让通宵值班的夜发光。
家长别再把学医当投资,孩子不是理财产品。
社会也别再喊"天使无私",他们只想被当普通人。
白大褂再白,也遮不住人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