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布局
去年12月,黄循财被推选为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新加坡媒体注意到,2025年大选将是黄循财担任总理以来首次"挂帅",他要率领执政党争取选民支持。选举结果被视为他上任总理后的首张成绩单,外界关注的不只是人民行动党的得票率,还包括会否有更多选区落入反对党手中。
2020年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取得61.24%的总得票率,是该党再度回落得票率低点。深耕地方选区和政策讨论的工人党拿下10个议席,创下有史以来反对党获得的最多席位数。工人党领袖毕丹星还获委任国会反对党领袖称号,是新加坡首次。前进党的2人则凭借非选区议员制度当选非选区议员。
当时,舆论分析说,2020年大选结果反映出新加坡人对国会多元化的期待超过了新冠疫情的影响。李显龙本月14日的演讲再度提到了这一课题。他承认,新加坡人希望国会中有更多的反对党议员,"反对派议员永远不会从国会中消失","但是新加坡还需要一个有效的政府制度,这是由一个良好而有能力的执政党领导的。这取决于选举能否产生对新加坡有用的结果。"李显龙还警告说,如果选民继续将更多反对党人士选入国会,政府的治理能力和锻造"新加坡最棒团队"的能力就会被削弱。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李显龙胞弟李显扬13日在脸书上发文说:"在一个不确定且不可预测的世界中,新加坡需要新的声音,新的想法,新的方法。"他认为,国会中人民行动党议员比例太高,会让人民行动党成为和民众脱节的象牙塔、缺乏思想上的多样性,甚至造成社会的停滞和衰败。李显扬早在2017年就与李显龙矛盾公开化,并在2024年离开新加坡。
3月11日,由公务员组成的选区范围检讨委员会发布重新划分选区的白皮书。新一届大选的选民人数约275万人,比上届2020年大选多出约10万人。由于选民人数增加,国会议席总数将从目前的93个增至97个,选区数量从31个增至33个,包括15个单议席选区,8个四人集选区和10个五人集选区。
随着选区划定方案公布,新加坡社会和政界对选举的关注越来越浓厚。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由于部分选区大幅度重划,涉及对反对党深耕或有意竞逐的选区的改变,引起反对党不满与坊间热议。
举例而言,竞争激烈的东海岸集选区范围有所调整。在过去4届大选中,东海岸集选区一直是人民行动党和主要反对党工人党的重点战场。2020年大选中,当时的候任总理人选王瑞杰"空降"东海岸集选区对战工人党,仅以53.39%的选票险胜,得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4月,王瑞杰以年龄为由决定不再担任"第四代团队"(4G)的领军人物,亦即放弃从李显龙手中"接棒"总理一职。
4月,新加坡朝野政党走访选区的脚步越来越频密,不少新面孔也进入公众的视线。新加坡《8视界新闻网》梳理发现,人民行动党将陆续推介30多名新准候选人,这也是该党在近年大选推出最多新人的一次。在这些新面孔中,1981年或之后出生的千禧一代占六成。工人党和另一新锐反对党前进党也分别推出至少10名和5名新人。
黄循财4月12日在他负责的马西岭-油池集选区林邦分区党支部记者会上说,人民行动党的新面孔中有一些人具有出任政务官的潜力,会浮现出"第五代团队"的人选。此外,考虑到目前的地缘政治局势,舆论认为,在安全和防务领域经验丰富的人民行动党籍第三代部长可能多留一届。黄循财已经表示,国务资政李显龙和副总理颜金勇将会继续出战来届大选,并留在领导团队内。
新加坡国会实行一院制,议员由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占国会多数议席的政党可组建政府。刚刚解散的国会成立于2020年,任期即将届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执政新加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