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立夏,三伏穿袄;下午立夏,热死老牛”,今年立夏在几点?

2025-05-05 13:59  头条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是今年的立夏日。立夏,标志着春季的结束与夏季的开启。从今日起,我们将告别春天,走进夏天。

万物生长皆有序,立夏过后,温度将明显升高,雷雨天气渐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对于立夏,民间谚语有"早立夏冷飕飕,晚立夏热死牛"的说法,其意思是指,如果立夏是在农历的三月份,就属于早立夏,当年的夏季就不会太热,农历三月以后立夏,就属于晚立夏,天气会很热,甚至"热死牛"。

立夏节气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个气候转换的标志。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北半球的白昼时间逐渐增长,气温也逐渐升高,大地开始慢慢进入炎热的夏季。

"立夏在头,五月桑拿;立夏在中,三伏穿袄"的俗语解读,关于节气的俗语、谚语中的"月头、月中、月尾"等相似的表达,读书君多次提过,它们基本都是时间的表示。这里说到的"立夏在头""立夏在中"也是如此。其实,上面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完整句子是"立夏在头,五月桑拿;立夏在中,三伏穿袄;立夏在尾,六月穿棉"。

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很好理解,即意思是如果立夏节气出现在农历四月的上旬(即"头"),那么五月份就会像桑拿天一样,让人感到闷热难受。

如果立夏节气出现在农历四月的中旬(即"中"),那么到了三伏天,也就是夏季最热的时候,天气可能会比较寒凉,需要穿薄袄。当然,这里有些夸张的成分,主要表达了节气在农历中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其天气状况也有所差异,甚至差异较大。

为何如此呢?这主要是古人长期观察自然的经验总结。立夏节气出现在农历三月份,表示立夏来得比较早,往年一般在6月份时出现的热天气,则也跟着提前了,到了5月份的时候已经很热,所以便有了"立夏在头,五月桑拿"的说法。而如果立夏节气来得比较晚,那么说明夏季的到来也相对较晚,这也就意味着真正的三伏天的到来,应该也会比较晚一些。

今年立夏时间落在5月5日,农历的四月初八,属于"立夏在头"的说法。按照老祖宗的说法,预示着五月份可能会出现明显的闷热潮湿的天气,即所谓的"桑拿天"。

从目前的天气预测来看,未来10天,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有比较明显的起伏,东北、华北北部等地区气温相对较往年同期偏低,全国其他大部平均气温仍持续偏高。

这似乎也和立夏的到来,天气逐渐升温的规律相呼应。目前,广西地区白天气温达到了30+℃,若按照如此趋势,那么到了五月份,极可能出现酷热天气的情况。

当然,以上俗语、谚语只是古人对气候规律的观察和总结,并不完全准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本地天气预报来看。

按照往年的经验,南岭一线以南地区,一般立夏之后天气已经是较热的状态,到了农历5月,户外闷热感强烈。而若是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偏高地地区,那么则仍相对比较凉爽。

除了以上的说法,关于立夏还有不少的俗语、农谚总结。比如老话说"立夏种姜,夏至收娘""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等,这些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虽然不完全准确,但是一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