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是巴勒斯坦第77个"灾难日"。对巴勒斯坦人而言,"灾难日"中的"灾难"一词,特指1948年被迫流离失所的那段充满屈辱与苦痛的集体记忆,而在如今的加沙地带,依然有无数家庭在延续着70多年前的"灾难"--失去亲人、颠沛流离。
2024年10月21日,对塔里克一家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当天下午,一家人齐聚一堂,围坐在电视机前,希望能盼来一个关于停火的好消息。
当地居民 塔里克:这台电视当时正在播放新闻,我们当时希望能听到一些好消息,比如停火或达成休战。非常遗憾的是,差不多在下午三点或是三点半的时候,就在我们感到安全的时候,一枚导弹突然袭来,毁灭了一切。导弹坠落的那一刻,我就坐在这里。直到现在,我都还没能完全意识到自己还活着。
爆炸的冲击波将塔里克的父亲抛出近两米远,整面墙体随之倒塌,天花板瞬间坠落,压在塔里克身上。轰炸结束后,塔里克的父亲一度以为儿子已经遇难,但他始终不愿放弃,冒着被碎石砸中和被轰炸的危险,徒手在废墟中挖掘。
塔里克的父亲 易卜拉欣:当我看到整个天花板塌下来的时候,我以为塔里克被炸成两截,肯定死了。救援是在枪林弹雨中进行的,整个区域几乎都在被轰炸,我们一边躲避袭击,一边努力救人。
这场袭击夺走了塔里克家四位家庭成员的生命,七位邻居也不幸遇难。由于以军对现场进行了封锁,禁止民防与救援人员靠近,塔里克被送往医院时,已是轰炸发生四个小时之后。直到今天,易卜拉欣依然无法理解,为何一栋平民住宅,会成为以军袭击的目标。
塔里克的父亲 易卜拉欣:我曾以为我们不会被轰炸,因为我们都是平民。他们以军的打击目标应该是武装人员,而不是我们。
当地居民 塔里克:我就是从这里爬出来的。对我来说,我现在的生命是在2024年10月21日重新开始的。那一天是我新的生日,是我和家人"重生"的时刻。 那种感觉太可怕了,虽然只是短短几秒,但我将永远铭记。
忠于故土 塔里克一家决定留在加沙
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塔里克一家始终拒绝离开他们位于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的家。然而,那次致命轰炸摧毁了他们的住所,也迫使全家踏上了逃亡之路。
但只要局势稍有缓和,他们就毫不犹豫地
重新回到这里--因为对他们而言,这片土地,即使残破,依然是他们唯一的归属。
当地居民 塔里克:从零开始生活非常艰难。房子被炸后,我们什么都没带就逃了出来。我们试图从废墟中找出还能用的东西,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因为我们害怕屋顶会砸在我们身上。
塔里克说,如今的杰巴利耶,一切都回到了"原始"状态:供水系统瘫痪,电力供应中断,道路满是瓦砾,任何人们赖以为生的基本生活条件都已荡然无存。
当地居民 塔里克:如今整个杰巴利耶根本没有道路,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能通行,到处都是瓦砾和废墟。但这里的人们拥有强烈的求生本能。他们尽力清理、修复,打通道路、清扫街道,只为能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活下去。
塔里克说,他曾去过许多国家,且他持有的阿联酋居留身份使他本有多次机会离开加沙,但他最终坚持选择留下。对塔里克一家来说,留在加沙是一个巴勒斯坦家庭的坚持。他们不会让"灾难"的历史再次重演。
当地居民 塔里克:我宁愿死在加沙,也不愿离开。这是我个人对所有试图驱逐我和我家人的回应。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祖国。如果祖国被从你身边夺走,那你的尊严也会被夺走,内心的安宁也会随之消失,祖国是归属。哪怕我们在这片土地上饱受苦难,它依然是我们首要的、最深的爱。加沙就是我们的挚爱。以色列想驱逐我们,在巴勒斯坦人心中种下绝望的种子。但这里的人们,用留在加沙来回应这样的企图。如果你走进杰巴利耶的街头,看到人们如何在一无所有中,重新创造生活,你会感到震惊。人们在努力坚持,重建那些被毁的家园。因为对他们来说,这片土地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