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在美国援助当主力时,乌克兰就没搞过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等到美国实质性退出,欧盟成为装备援助主力,乌克兰就开始搞小动作了,目的也非常简单--奠定战后乌克兰的利益分配。今年1月16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的发言,已经将所谓"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讲得很清楚。上述被乌克兰制裁的中国企业,只是在正常进行民间国际贸易时,产品最终可能流入到俄罗斯。如果按照最终使用即有问题进行判定,那么俄罗斯苏-30SM搭载的法国航电、"猎户座"察打无人机使用的欧洲观瞄设备,甚至部分俄军武器上的乌克兰设备,应该导致一大批欧洲、乌克兰企业被制裁。
▲继承苏-30MKI布局的早期苏-30SM,搭载了不少欧洲设备
更关键的是,在上述中国企业只是正常出口,本身就很难控制产品流向,又有很多替换选择的情况下,乌克兰的制裁影响微乎其微。换句话说,乌克兰政府的制裁名单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既不合理,也无法解决问题,唯一的意义就是将中国企业排出乌克兰市场,而这正是欧洲需要的。几个月前,乌克兰曾对外招标采购数万吨钢轨,引来三家公司竞标:参与的欧洲公司是中国企业驻欧洲子公司,土耳其选手是买卖中国钢铁制品的二道贩子,就连最后一个乌克兰本土企业也是中国钢企代理商。
▲美国已经拿到乌克兰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