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持,一些院校也向国际学生提供讲座,告诉他们如何与联邦移民官员打交道,并为担心身份问题的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有的学校甚至为国际学生支付咨询移民律师的费用。
一些高校已开始为国际学生提供帮助。
据俄亥俄州立大学统计,截至目前,该校已有七名国际学生被吊销F-1签证。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发给《凤凰周刊》的邮件中回复称:"吊销学生签证的问题仍在发酵,我们也在密切关注相关动向。但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我们始终是一所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大学。"
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特德·卡特(Ted Carter)对此表示,"我们并未收到政府关于此事的正式通知,也未获得有关这些学生签证被撤销原因的任何信息。我们已经与这七位学生取得联系,向他们提供了相关资源和支持。"
他还称,校内多个部门,包括学术事务部、法律事务部、国际事务部等正在协调合作,动员一切可用资源为学生们提供帮助。
特朗普早就说过,"太多的高校和学校系统(在向学生)进行激进左翼思想灌输,而不是(从事)教育。"
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便誓言要对那些被其视为"自由主义温床"的大学采取行动,还屡次威胁要冻结一些高校的联邦资金拨款。据特朗普政府的一位官员称,联邦政府已经冻结对康奈尔大学的逾10亿美元联邦资金、西北大学的7.9亿美元联邦资金。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内的知名院校,已有超过10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被撤回、暂停或接受审查。
今年3月,白宫指责哥伦比亚大学在此前的大规模亲巴勒斯坦抗议活动期间未能抑制校内的"反犹主义",因此将取消对其提供的4亿美元联邦拨款。哥伦比亚大学为保住拨款,同意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改革,包括赋予警方逮捕学生的权力,并将禁止学生在抗议活动中佩戴口罩等。
此举引发强烈反弹。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团体3月25日甩给特朗普政府一纸诉状,指控其迫使哥伦比亚大学收紧校园抗议活动规则,并将中东研究系置于外部监督之下。
哈佛大学也面临类似压力--特朗普政府官员4月11日向哈佛大学致信,要求学校进行"有意义的治理改革与重组",包括削弱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务中的权力;采用并实施基于能力的招聘和录取政策,停止一切基于种族、肤色和国籍等因素的优待;改革国际学生的招生流程,避免录取敌视美国价值观和制度的学生,包括支持恐怖主义或反犹主义的学生;关闭所有"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政策相关的项目。
冒着拨款被取消的风险,哈佛大学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整改要求。4月14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在致哈佛社区成员的一封信中写道,政府提出的要求已经超出了联邦政府的权限。哈佛大学已通过法律顾问告知政府,不会接受其此前提出的要求。加伯说:"哈佛大学不会在独立性和宪法权利上妥协。"
特朗普政府当晚宣布,将冻结对该校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
4月14日,哈佛大学校长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要求。
丹麦罗斯基勒大学国际发展研究副教授索姆迪普·森(Somdeep Sen)撰文指出,"每一位在美国的国际学生都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他们随时可能因为参加抗议活动、撰写文章或表达令白宫或其盟友不满的观点而被绑架、拘留和驱逐出境。"
"目前看不到任何有效的法律途径或政治喘息的机会。因此,未来的国际学生应该谨慎思考:去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是否值得冒这个险?"索姆迪普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