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不装了!4国“枪口”一致对华?外交部回应

2024-10-06 16:15  搜狐

据齐鲁壹点消息,当地时间9月21日,美日印澳四国的所谓"四边机制"峰会在美国举行。在该次峰会的闭门讲话中,美国总统拜登提出了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言论。拜登表示,中国在地区内表现得咄咄逼人,且在南海、东海、南亚和台湾海峡等区域对有关国家构成挑战。此外,他还指出,这种挑战不仅体现在军事领域,还涉及经济和技术等多个方面。

据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峰会开幕致辞结束后,按照常规程序,记者被要求离开会议室。然而,由于会场忘记关闭麦克风,拜登的相关言论得以意外曝光。

在四国峰会开幕之前,美国官方曾明确表示,这次会议并非针对任何其他国家。然而,拜登总统在会议开幕式致辞后,却出现了严重失误。在非与会人员离场后,拜登似乎未察觉话筒未关闭,继续发表不当言论,指责中国。这一失误不仅让美国的内部讨论暴露无遗,也使得美方官员陷入尴尬境地。有人不禁要问,有什么比背后批评他国却被意外揭露更难堪的事情呢?

在会议期间,沙利文位于拜登的后方。若有人认为拜登的言论与沙利文的立场相悖,沙利文可能会指出这种看法过于简化。实际上,拜登所表达的观点与沙利文的想法一致,作为拜登的高级顾问,沙利文自然不会对其言论感到尴尬。美国的外交政策常常在言辞与行动之间存在差异,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当然,也有可能拜登确实忘记了一些细节。然而,这些都不是核心问题。关键在于,拜登的言论向世界清楚地表明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的目的是限制某些大国的发展,而"印太战略"则是为了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拜登发生"麦克风门"事件,这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失误,而是美国对华态度的一种体现。尽管美国在公开场合强调合作,但实际上依然在谋求与中国的对抗。目前全球局势下,外交应以坦率为基石,然而现实中的外交策略复杂多变,往往让直接沟通变得困难重重。对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明确而直接的外交政策。

进一步探讨美国的霸权主义心态,其影响不仅局限于其国内事务,还频繁触及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美国倡导的四国机制,其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意在遏制中国的崛起,以保障其自身的全球领导地位。

北京时间9月23日晚,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针对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闭门讲话"中涉华言论被曝光一事作出回应。他提醒QUAD四国"下次别忘了关掉麦克风"。此外,林剑在帖文中还附上了一张对比图,展示了近期中美两场主场外交活动在主题上的显著差异。

拜登不仅在会议上使中国感到不满,还同样惹恼了印度。事实上,拜登时常会忘记他人的名字,这次会议也不例外。他甚至忘记了印度总理的名字,幸好有工作人员在旁提醒,拜登才记起对方是莫迪。莫迪上台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拜登接下来的言论更是让人感到困惑。他表示,印度和美国都是小国,人口也非常少。

从更深层次分析,这一事件可能揭示了美国在处理与印度等盟友关系时所面临的微妙心态。一方面,美国需要依靠印度的力量来遏制中国,以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另一方面,印度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且具有潜在影响力的国家,其外交政策的独立性和多样性对美国构成了一定挑战。因此,如何平衡与印度的关系,已成为美国外交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题随之而来,"四方对话"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他们背后的真实计划是什么?有人认为,"四方对话"意在引发"新冷战",企图重回过去阵营对抗的老路。然而,我们已进入21世纪,这样的观念显然已显陈旧。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早已形成互相依存的局面,利益紧密相连。采取对抗姿态,最终只会损害包括所有参与方在内的整体利益,对任何一方都无益。还有人指出,"四方对话"的目的在于"以实力谈判",希望通过展示军事和经济实力,迫使对方在某些问题上作出妥协。

拜登的言论被"意外"捕捉,很有可能是一种故意隐藏的策略。他提到中国继续以"咄咄逼人"的态度行事,并在整个地区"考验"美国及其"印太"盟友。这种说法实质上不过是为美国的遏制政策寻找借口。众所周知,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挑起争端、制造麻烦的,恰恰是美国本身。美国常常将自己塑造成"正义的化身",而把那些不听从其意图的国家描绘成"威胁"。这种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显得尤为幼稚。

美国试图拉拢一些国家共同对抗中国,但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对这种做法持谨慎态度。乌克兰当前的局势令人警醒,很少有国家愿意卷入类似的"代理人战争"。美国希望继续保持其全球霸权地位,日本等国对此并无异议,但它们认为美国应依靠自身力量,而不应期待他国助力。面对此局势,拜登政府应当重新评估其策略,慎重考虑与中国发生冲突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或许更明智的选择是采取合作共赢的方针,与中国共同维护国际秩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