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印两国在边境发生冲突后,两国关系就进入了紧张态势,最近,印度终于同中国就边境问题达成了一致,随后中印两国最高领导人在喀山还进行了会面,但就在会面后不久,印度高层又透露了一个消息,说了什么?
2020年,一场边境冲突让中印两国关系蒙上阴霾。印度士兵闯入我国边境,想要侵占我国领土,最终造成了中国士兵牺牲四人,印度士兵死亡20人的后果。事件发生后,中印便在边境囤积了大量兵力,展开了长时间对峙。最后,中印在多次协商后,终于达成了一致,开始撤离边境部队,中印关系也有了回温的迹象。
前几天,中印高层在金砖峰会上碰头,进行了友好的会晤。中印两国也一致表态,要加强协商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正常化。
但说得出,还需做得到。在中印近几年的交往中,不难看出,印度是破坏关系的源头,而这也与莫迪在国际上的形象有关。
莫迪在国际上长期"两头吃",一面对美国曲意逢迎,一面又对中俄做出诸多保证。说到底,决定印度外交方向以及政策调整的,还是利益。这一点,从印度官员的嘴里就能看出。
在喀山峰会上,莫迪刚做出积极表态。其国内高层就向记者透露,即使中印两国的关系有解冻的迹象,也不可能阻止印度对进口钢铁征收额外关税的计划,尤其是对中国。
印度方面表示,近些年进口钢铁因低廉的价格,损害了国内钢铁厂的利益,于是钢铁部门想要制定一种临时关税或者"保障税",以此来干涉钢铁市场。在印度高层的言论中,中国钢铁被反复提起,他们认为中国的钢铁太便宜了,导致国内钢铁根本无法竞争。
显然,这是印度企业又一次想要通过政府,来进行狭隘的"保护主义"。数据显示,印度最大的钢铁进口来源,是中国,这是因为印度自身有着巨大需求。但同时,有一点需要印度明白,在劳动力成本远低于中国的情况下,印度生产的产品成本却更加高昂,这其中存在什么问题?无非是印度的设备、技术、管理能力都较为低下。而面对这些问题,印度不思考如何改变,反而是想通过政治手段,强行破坏市场。
短期来看,这的确对印度本土钢铁产业有利,但长远来看,这是自取灭亡的做法。印度钢铁企业在没有竞争优势的情况下,缺失了竞争对手,只会让自己进一步陷入发展困境。同时,在国内企业本可以拥有低价钢铁的情况下,被迫购买高昂的钢铁产品,只会导致更多企业利益实际受损。
企业需要竞争,才能得到发展。封闭市场,只会让自己陷入夜郎自大的局面。印度政府与企业需要明白,当下印度已经成为了"外资坟场",在国际上公信力严重不足,未来如果印度想要拉动投资,加强交流,就必须要改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短视做法,也只有这样,外资才敢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