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大局已定,无地农民怎么办?

2025-02-20 14:38  头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就要到期了。这回,大家伙儿都特别关心新一轮土地承包的事儿,特别是那些之前没分到地的、进城打工落户的,还有当公务员的、嫁出去的姑娘等等,他们的土地权益在新一轮承包里能得到保障吗?

首先,咱们先来看看政策是怎么说的。说起土地二轮延包,国家早就有了打算。为了让农民兄弟心里踏实,国家说了,二轮承包到期后,土地再包30年,而且大部分人的地还是原来的地,不变!这就是"大稳定"。但是呢,村里人员变动大了,也得适当调整,这就是"小调整"。这样一来,既照顾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也适应了农村的新情况。

政策里头还说了,这次延包得尊重农民的意愿,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村里头得召开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块儿商量,怎么延包、怎么调整,都得有个说法。这样一来,大家伙儿心里就踏实了,知道这回延包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除此之外,没分到地的人,也有希望了。

二轮承包那会儿,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分到地,心里头那个急啊。这回好了,国家政策说了,村里头有预留的地、新开垦的地,还有收回的地,都得优先考虑分给这些没地的人。这样一来,没地的人这回总算看到了希望。

就比如,安徽阜南。据悉,阜南县在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中,积极为无地户分配土地。村里头通过开会讨论,决定把之前五保户收回的地、村里头新开垦的地,还有村里头预留的机动地,都分给那些没地的人家。这样一来,大家伙儿都有地种了,心里也踏实了。而且,村里头还规定了,以后要是再有新增人口或者人员变动,也得按照这个程序来调整土地,确保每个人都能有地种。

那么,除了这部分人之外,村里还是有些特殊群体的,这部分他们的地怎么安排呢?

五保户走了,地怎么办?

在农村,五保户是个让人心疼的群体。他们无儿无女,靠国家救济生活。要是五保户整户都不在了,那他们的地怎么办呢?国家政策说了,五保户的地得收回村里,但是为了照顾人情,村里头可以让之前照顾过五保户的人先种三年。三年后,再由村里统一处理。这样一来,既公平又有人情味。

咱们再来说说阜阳的例子。阜阳市颍东区在处理五保户土地问题上,做得特别周到。他们规定,五保户整户消亡后,其土地承包权收归集体所有。但是呢,考虑到五保户生前的生活扶助和赡养情况,允许生前生活扶助人或赡养人耕种三年。这三年里头,村里头不收任何费用,也不干涉耕种方式。三年后,再由村里统一收回处理。这样一来,既保障了五保户的权益,也照顾了人情味。

嫁出去的姑娘和上门的女婿,地还算数吗?

闺女嫁出去了,女婿上门了,这事儿在农村挺常见。可是他们的地怎么办呢?国家政策说了,嫁出去的姑娘和上门的女婿,地不能两边都占,也不能两边都没有。得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村里的规定来处理。

咱们以安徽某个试点为例。这个试点在土地延包试点中充分尊重妇女的意愿。他们规定,要是姑娘嫁出去了还在那边种地,那就继续种;要是嫁出去了没地种,想回村里头延包,也行。但是呢,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把户口迁回来。这样一来,大家伙儿心里都明白了,也就没有啥争议了。至于上门的女婿呢,也是同理。只要他们愿意把户口迁到村里头来,并且遵守村里的规定和习俗,那他们也能享受到和村里人一样的土地权益。

当公务员的和进城落户的,地咋处理?

有的人当了公务员,有的人进城打工落户了,他们的地怎么办呢?国家政策说了,当公务员的,因为不靠土地生活了,所以地得收回去,由家里其他人继续种。至于进城落户的,国家保障他们的土地权益,不会因为进城落户就没了地。但是呢,要是他们在城里头有稳定工作了,也可以自愿把地转让给村里其他人或者退给村里。这样一来,大家伙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