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菲律宾海军宣布其"何塞·黎刹"号护卫舰与美日联合军演时与解放军"巴彦淖尔"号护卫舰发生接触,菲方用无线电公开警告中国军舰撤离南海相关海域。然而,解放军回应简洁而有力:"中国军舰享有主权豁免权,开展的行动完全合法。"这一事件凸显了南海局势的紧张,以及各方在这一战略水域的博弈。
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菲律宾、美日三国在南海举行的"多边海上合作活动",这已是今年的第11次。菲律宾方面公开称,这一联合演习的目的是强化三国在海上作战和两栖行动能力,加强合作以维护地区安全。演习的地点选在卡彭斯岛附近水域,距离中国控制的黄岩岛较远。
然而,解放军显然不容忽视。南部战区派出"巴彦淖尔"号护卫舰、其他两艘舰艇全程监视这一演习。特别是"巴彦淖尔"号,它与菲方的"何塞·黎刹"号护卫舰之间的接触,迅速成为焦点。据报道,解放军舰艇在距离菲律宾舰艇约7海里的公海区域进行跟监,这一行动既符合国际海事规范,又传递出强烈的主权立场。
菲律宾显然在借助美日两国的军事力量进行"南海维权"演习,并试图通过拉拢外部势力,将南海问题国际化。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加剧了这一举动。马科斯政府面临支持率下降和国内问题重重,急需通过"外部威胁"来转移国内舆论。借此,菲律宾意图让外界关注南海争议,从而获取更多的政治支持和国际资源。
然而,这一策略也有其风险。菲律宾虽然与美国和日本结成联合体,但此举很可能使其在南海争端中更难维持自主立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本身就是局势紧张的根源之一,而日本作为域外国家,根本不具备在南海问题上置喙的资格。
面对菲律宾及外部势力的联合行动,中国军方的回应一如既往地坚定而冷静。在菲律宾通过无线电警告"巴彦淖尔"号离开其所谓的"专属经济区"时,解放军不仅坚持自己的立场,且毫不退让地重申:"中国军舰享有主权豁免权,开展的行动完全合法。"这一回应不仅是对菲律宾立场的直接反驳,更体现了中国在南海维权的决心。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进一步指出,菲律宾一再借助外部势力"撑腰",此举注定会失败。中国将继续通过合法的行动捍卫南海的和平与稳定。解放军对南海的管控持续严格,在近期宣布黄岩岛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这一行动更是证明了中方对南海岛屿的有效控制和战略决心。这次与菲律宾军舰的对峙再次强调了中国军舰在公海的航行自由与主权豁免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军舰在国际水域享有自由航行的权利,无论是在中国海域还是菲律宾海域,解放军都有权进行例行的军事巡航和监视。
菲律宾对此的警告行为显然是在试图借助"专属经济区"的概念来挑战中国的航行权。然而,国际海法明确规定,军舰不受沿海国的管辖,并享有航行自由。因此,菲方无论如何解释,都无法改变解放军合法行动的性质。
菲律宾一方面向外部国家寻求军事支持,另一方面却对中国采取挑战性举动,这种做法显然在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美日菲的联合演习和频繁的海上挑衅,表面上是为了应对所谓的"海上安全威胁",实则是在为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背书,企图将争议区域的国际化。
然而,这样的行为不仅无助于解决争端,反而可能使南海局势更加复杂化。随着菲律宾与外部势力的勾结,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对南海的管控,不仅通过军事力量,还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增强对该区域的主权主张。
面对菲律宾及外部势力的挑衅,中国的战略定位非常明确。南海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解放军将持续保持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在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方始终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外交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外部压力的妥协。
菲律宾若想维持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必须摒弃借外部势力干预的短视做法。真正的和平只有通过双边对话与合作才能达成,过度依赖外部军事力量,无论是美日等国的支持,还是对中国的挑衅行为,最终都将使菲律宾陷入更加复杂和动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