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看世界】特朗普政府“法外处决”委内瑞拉,剑指中俄?

2025-11-18 14: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摩根】

美国已在拉丁美洲正式启动一项新的军事行动:

11月14日,美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宣布开展"南方之矛"行动--一项旨在扫除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所谓"毒品恐怖主义"网络的大规模任务。

几天前,五角大楼确认了自9月以来的第20次海上打击,在南美沿海又造成4人死亡。"西半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会保护它",赫格塞思说。

自行动开始以来,美军在委内瑞拉附近轰炸了一系列船只,官方理由是为遏制毒品走私,但其真实目的更为险恶。空袭至今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华盛顿在拉丁美洲的军事存在激增:一艘核潜艇和美国海军舰艇现已在加勒比海巡逻,另有50多架F-35战斗机支援,而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母舰"杰拉尔德·R·福特"号正驶向委内瑞拉海域。

"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母 资料图:法新社

特朗普总统将此次升级描述为禁毒战争的必要举措,将对委内瑞拉尼古拉斯·马杜罗总统的悬赏金提高至5000万美元,并批准中情局开展秘密行动以"识别并瓦解"其网络。

可见此举更具深意:这是一场在禁毒旗帜下展开的政权更迭行动。人权组织及美国盟友指责华盛顿实施非法打击并加剧不稳定。"航母对打击毒品贸易毫无用处",一位联合国顾问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这不仅是军事化镇压,更是一场广泛的地缘战略攻势。

如今,多数观点认为华盛顿的立场是经过精心算计的,旨在加强美国对该地区的控制、影响国内政治格局,并削弱中国在美长期视为自身势力范围内的日益增长的存在。

秘密压力升级,盟友关系破裂

在委内瑞拉境内,美国特种作战和情报团队据报正为潜入做准备。特朗普总统本人暗示可能包括地面行动,称即使他未下令轰炸委内瑞拉领土,陆地打击"也可能在考虑范围内"。与此同时,五角大楼公开将此次加勒比海部署称为"禁毒行动"。然而实际上,美军主要瞄准小型、无武装的渔船和货船。遇难者家属、法律学者和国际观察员多次要求证据证明受害者是毒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称这些打击"不可接受"且可能非法,人权专家警告此类杀戮类似法外处决。

11月第二周,美国在委内瑞拉沿海行动的外交后果已难以忽视。哥伦比亚和英国均因此次打击暂停与华盛顿的情报共享。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公开谴责该行动是对平民的"导弹战争",并下令冻结所有情报协调。他指控美国实施法外处决,并在行动结束前中止联合军事努力。华盛顿则以报复性制裁作为回应。

英国虽较沉默,但据报暂停了与美分享加勒比地区毒品情报,以避免卷入其认为违反国际法的行动。法国和欧盟官员也警告说,在和平时期使用致命武力必须符合严格法律门槛--他们称美国未达到这些标准。这些关键盟友的沉默却刻意的举动,反映了即使最亲密伙伴也对美国的行动日益不安。

人权组织也参与论战,指出在国际水域实施打击的法律模糊性。"南方之矛"行动在管辖权和问责制方面的含糊性,已引发五角大楼律师和美军事领导人私下对杀戮合法性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国国会民主党议员悄悄起草措施以限制该行动,但党派领导层搁置了提案,使特朗普政府几乎不受制约。目前,华盛顿仍持对抗态度,但其外交联盟明显松动。

特朗普和赫格塞思 资料图

剑指中国和俄罗斯

这次美国对委内瑞拉的打击背后,是一场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博弈。委内瑞拉作为全球已探明最大石油储备国,已成为美国与其大国对手全球竞争的关键焦点。尽管特朗普政府公开将行动定义为禁毒任务,但许多分析者认为,这是美国为破坏中俄在拉美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一部分。

中国是委内瑞拉最大的海外债权国,过去近二十年来,提供了数百亿美元以石油偿还的贷款。北京近期在于上海举办的进博会上与马杜罗政府签署新的零关税贸易协定,表明关系仍在深化。中国在委能源领域存在显著:私营企业中国协和资源公司(China Concord Resources Corp)于2025年向马拉开波湖安装10亿美元浮式石油生产平台,帮助委内瑞拉在美国制裁下提高产量。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还在拉美锁定战略基础设施网络--港口、铁路和能源枢纽。其中包括秘鲁钱凯新建13亿美元深水港,被称为中国21世纪通往南美"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石。美国军事和情报官员警告此类投资非纯商业性质。南方司令部指其为"垄断战略自然资源的全球行动",点明中国对区域港口、电信甚至太空基础设施控制力的扩张。在华盛顿看来,推翻马杜罗不仅能切断这些联系,还将斩断北京在西半球最紧密的立足点。

俄罗斯也在拉美巩固其影响力。2025年,委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包括长期军事合作。此后,俄向委提供先进防空系统(如"铠甲-S1"和"布克-M2"),并在阿拉瓜州开设卡拉什尼科夫弹药厂。高层官员甚至探讨出售远程导弹系统。同时,俄罗斯企业获得了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内数十亿美元的油气开采权。

对美国而言,这种双面夹击不可容忍。委内瑞拉在美国眼里不仅是失败国家,更被视为中俄力量投射的活跃平台。因此,对委内瑞拉的打击服务于更大目标:切断这些地缘政治管道,削弱马杜罗控制,并重申美国对其势力范围区域的主导权。在此意义上,当前行动相当于长期沉寂的"门罗主义"的复兴--一些观察者称之为"川罗主义",即特朗普时代剑指中俄的西半球霸权回归。

回旋镖:特朗普的票仓得失

在华盛顿,针对委内瑞拉的行动不仅关乎外部威胁,更与其国内政治密不可分。对特朗普政府而言,此次军事打击同样是一种选举信号。

佛罗里达州聚居着大量古巴和委内瑞拉流亡群体,长期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重要政治压力点。包括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在内的共和党领袖多年来一直推动对马杜罗采取强硬行动。对迈阿密的部分委内瑞拉流亡群体而言,近期美军的空袭被视为对母国压迫的迟来报复,他们乐见马杜罗的倒台。特朗普阵营将此次打击包装为一场反对社会主义的"自由行动",旨在动员这些反共基本盘。政治战略家指出,此举也能通过展示总统在外交上的强硬姿态,转移民众对经济或法律问题的注意力。

然而,问题随之浮现。

尽管部分年长选民支持军事施压,民调显示年轻一代委内瑞拉裔美国人普遍对此持反对态度。许多人反对美国干预--更有甚者强烈抵制特朗普政府针对移民的打压。2025年初,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撤销了超过50万委内瑞拉人的"临时保护身份"(TPS)。不久后,特朗普动用紧急权力,依据18世纪的战时法律(包括《敌对外侨法》)启动驱逐计划。尽管政府声称目标包括涉嫌参与"阿拉瓜列车"黑帮的成员,但实际受影响者多为普通家庭和寻求庇护者。当局甚至提议使用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的拘留设施进行遣返。

司法系统随后介入。得克萨斯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在和平时期动用战时法律违反正当程序。最高法院也随后维持了TPS的保护效力。尽管如此,驱逐航班仍未停止,国土安全部的规划文件表明,若获得法律许可,白宫计划进一步扩大遣返规模。人权律师指责此举实为"集体惩罚"。批评者警告,通过将委内瑞拉标签为"战场",政府得以借机攫取对平民的特别权力,却同时将自己包装成委内瑞拉人的"解放者"。

这一矛盾正逐渐渗入政治领域。在2024年大选中,特朗普赢得了迈阿密-戴德县的选票,这是几十年来共和党候选人首次在该县获胜,其中流亡群体的投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如今,这一支持率正逐渐下滑。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IU)近期调查显示,超过80%的委内瑞拉裔美国人反对终止TPS。

年轻一代及新近抵达的选民尤其感到被背叛。就连玛丽亚·埃尔维拉·萨拉萨尔众议员等共和党坚定盟友也警告白宫应放宽政策,以免在2026年选举中失去关键选区。一名顾问私下承认:"我们在加拉加斯的舆论战中占优,却在多拉尔的投票箱前落败。"

其结果是一场高风险的平衡术。特朗普将行动包装为区域安全任务,但其国内政治目的显而易见。对一些人而言,这是反对独裁的正义立场;对另一些人,则是一场将弱势移民置于危险境地的政治算计。

正如一名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走钢丝--同时将委内瑞拉用作政治武器和公共敌人。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此前曾称:美国觊觎委内瑞拉的石油、天然气和黄金。

华盛顿正踏上冒险行动

这场始于禁毒外衣下的有限打击行动,如今似乎正演变为一场更宏大战略博弈的开局--旨在重塑拉丁美洲的权力平衡。美国不仅试图削弱马杜罗,更意图逆转中俄在其"后院"数十年的扩张。

随着军事资产的前沿部署和外交关系的持续紧张,华盛顿已踏上一条冒险的道路,其后果难以预料。

前路充满不确定性。马杜罗的统治虽脆弱却仍未动摇,莫斯科与北京亦未显露退意。

与此同时,美国的传统盟友逐渐与其疏远,国内政治支持出现裂痕,国际法律审查日益严峻。即便在美国军事与情报机构内部,质疑之声也已悄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