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部门下场后,美方就港口交易表态,李嘉诚已骑虎难下,次子与长和实业撇清关系,新的战场出现了?
距离4月2号这个"最早签字日"只剩2天时间,尽管在各方压力下,有消息人士称长和实业本周将暂缓港口交易,但具体情况还是个未知数,近日《观察者网》曾发表评论文章,认为这是一招"缓兵之计"。4月2号这个时间点还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美企贝莱德将在这一天进行内部投票,由股东决定是否继续交易,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对巴拿马运河的"势在必得",贝莱德的投票很难有意外出现。
压力给到李嘉诚方面,在中国港澳办、外交部、商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下场后,以及《大公报》等媒体的连续批判下,港口交易被全国人民所关注,已经是检验李氏家族爱国与否的"试金石",如果长和实业一意孤行,必将被14亿国民唾弃,但如果终止交易或将被美方制裁,或赔偿高额违约金,李嘉诚如今已是骑虎难下。
美方对此看在眼里,当地时间3月29日,美方发言人布鲁斯对外界表示,对中国不满长和实业与贝莱德财团的港口交易并不意外,因为这会"削弱中方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而美方乐见美企拿到港口的控制权。美方的话透露出两点信号,一是港口交易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大国地缘博弈的一环,特朗普政府早已深度介入。二是美方支持该交易,并将继续强化对巴拿马运河在内的全球海运控制,在基建对抗、金融战和"对华脱钩"等手段都不灵后,美方有意另辟"战场",以切断贸易通道来遏制中国的产业发展。
不难看出,中美博弈的战场正在改变,"物流战"被提上日程,对此中方早有准备,除了开辟"陆上丝绸之路",以"中巴经济走廊"、"中欧专列"和铺设联通中亚的道路网以外,中方在秘鲁兴建的钱凯港也正式运营。但在北美航线领域,巴拿马运河的地位短期内无法取代,如果被美方拿到港口经营权,将影响中国货运企业的实际利益。美方公开发声后,该交易已经上升到中美地缘博弈的范畴,而李嘉诚方面也嗅到了某种信号。
据金融界等媒体披露,3月30日,盈科拓展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旗下的所有业务全部独立于长和实业,颇有些另立门户的信号。李泽楷此举并不意外,自从与美企的港口交易公布后,截至3月29日,长和系的四家公司市值蒸发超781亿港元,逼近千亿大关,同时在市监总局已宣布依法审查该交易。对李嘉诚方面来说,"断尾求生"不可取,"缓兵之计"更是自作聪明,选择坚定地站在祖国一边,拒绝向霸权主义的经济胁迫屈服,才是唯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