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加征34%关税后,中方手中还有"王牌"。几乎同一时间,50多国寻求与美国谈判,不料特朗普政府内部已经自乱阵脚。那么,对于美方的关税冲击,中方做了哪些准备?特朗普又面临哪些困境?
美国政府出台"对等关税"政策两天后,中国"11箭齐发",成为全球最早一批对美国关税霸权行为"说不"的国家。反制公告显示,这一次,中方不仅对所有美国输华商品加征34%的反制性关税,还对美国科技、医疗、军工、农业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采取了反制行动,让特朗普政府认清了对华"关税战"的严重后果。
有分析认为,中方之所以能在第一时间吹响反击号角,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对于美方的"关税大棒"早有预料,清楚美国不会对中国手下留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仍然有着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简单来说,"对等关税"虽然会给我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但中方具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毕竟中国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除美国之外,还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可以选择。
而除了深化与新兴市场的经贸合作、拓宽外销途径,中方还有一张应对美国"关税大棒"的王牌,那就是降准、降息。4月6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题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文章。文中提到,"面对美滥施关税的乱拳,中方心中有数、手上有招。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此外,中方还会以各种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坚决稳住资本市场,稳定市场信心,应对美国关税新政。
从特朗普本人声称"中国不应该这么做"来看,这位美国总统或许没料到中方的反制行动如此迅猛。不仅如此,中方一边重拳回击"对等关税"政策的同时,另一边还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从需求侧、供给侧两方面入手,对冲美方掀起的关税战。
不过,对华施压未能如愿,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关税大棒"失效。据白宫高层透露,截至4月6日,已经有50多个国家主动联络美国,希望与美方展开贸易磋商。有分析称,在经过这一轮磋商之后,美国极有可能调整部分国家的关税政策。
从当前形势来看,部分国家寻求对美谈判,其实并不能解决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困境。报道称,"对等关税"政策公布后,全美范围内爆发大规模抗议。当地时间4月5日,全美50个州、150多个团体、数百万人参与到一场名为"住手"的抗议活动中,集会总数超过1300场。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美国公民和企业开启抢购和囤货模式,在他们看来,只有赶在关税新政生效前进行采购,才能降低成本。
除了"对等关税"政策引起的社会风波,还有一件事让特朗普政府"自乱阵脚",那就是团队内部的分裂。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疑似无法忍受特朗普"荒谬的关税算法",已经有了辞职的打算。此外,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和特朗普的"心腹"马斯克,也存在不小的矛盾。如今,特朗普团队就关税政策释放的矛盾信号,已经让民众质疑本届政府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特朗普政府再不收手,那么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