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绝非特朗普首次在政策上展现出令人费解的反复无常。回顾他的第一任期,从贸易到移民等诸多领域的政策都混乱无序。在贸易领域,2017 年刚上台不久,便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大型家用洗衣机、进口钢和铝等产品征收关税,企图保护美国本土产业。2018 年,更是将矛头对准中国,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中国进口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挑起中美贸易战。在长达数年的贸易交锋中,双方谈判进程起起落落,毫无稳定性可言。
2018 年 5 月 19 日,中美两国曾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同意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可美方随后单方面继续施压,7 月 6 日对 340 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 25% 关税,彻底撕毁之前的共识,贸易战战火重燃。2019 年同样如此,5 月 9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提高对从中国进口的 2000 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而后又在 6 月 29 日两国元首会晤后,承诺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关税。如此反复折腾,严重破坏了国际贸易秩序,美国国内众多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企业成本大幅上升,经营举步维艰。
在移民政策方面,2017 年 1 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实施 "穆斯林禁令",禁止来自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和也门这 7 个主要穆斯林国家的公民在 90 天内入境美国,暂停所有难民入境 120 天,这一禁令因涉嫌宗教歧视引发国内外一片哗然,众多民众举行抗议活动,甚至一些美国企业也对此表示反对。之后,该禁令在法律诉讼的压力下多次修改,内容和实施范围不断变动,令人无所适从。2018 年,他又提出要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并要求墨西哥支付费用,这一主张在实施过程中同样波折不断,资金来源、修建进度等问题频繁变更,最终也未能如他所宣称的那样顺利推进。
再看竞选阶段,特朗普的种种表现更是尽显其不靠谱特质。他提出全面禁止穆斯林进入美国的极端主张,这种充满偏见与歧视的言论,严重违背美国一向标榜的自由、平等价值观,引发国际社会一片哗然,也让美国在国际舆论场上陷入被动。此外,他还发表诸如称墨西哥裔移民是 "强奸犯,将毒品和犯罪带入美国" 等不当言论,以夸张、偏执的言辞来吸引眼球,获取部分选民的支持,将严肃的政治竞选变成了一场闹剧。不仅如此,在医保政策方面,他在竞选时承诺要废除并取代奥巴马医保法案,提出要建立一个 "人人负担得起、覆盖范围更广" 的医保体系。然而,上台后推出的替代方案却多次修改,且未能在国会通过,导致美国医保改革陷入僵局,民众对医保政策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