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进行稀土出口管制后,多个西方国家面临稀土缺口,为了获取中国稀土,他们各种歪招都用上了。
近日,据国家安全部披露,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勾连策反境内不法分子,利用寄递手段窃取我稀土相关物项。某国不能自主生产提纯稀有金属,但为保证其国内稀有金属供应,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进行相关囤积。
主要手段包括伪报品名,瞒天过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指使境内不法分子瞒报成分利用寄递渠道将稀土偷运出境,如将稀土伪报为其他非管制物项,或伪造稀土的技术指标、成分含量等信息,将高纯度稀土申报为低价值产品或"焊锡膏""耐火"等普通商品,逃避出口管制。
另外,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还指使境内不法分子将未申报的稀土相关物项隐藏在其他正常申报的货物或运输工具中,如将稀土等原料加工为初级产品,将稀土粉末混入瓷砖原料,或灌入塑料模特、矿泉水瓶等,再以合金配件、机械零件等模糊标签名义偷运出境。
老实说,这些手段都非常隐秘,尤其是在国内不法分子的配合之下,稽查难度更是非常大。
为了应对稀土走私,中国已构建起一套"法律+技术+情报+边境管控"的四位一体反走私体系。2025年5月起,商务部联合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安部等七大部门,发起了打击战略矿产走私的"雷霆行动",重点打击通过越南、泰国等第三国贴牌转运;伪装成"化肥""钢梁"等货物走私;境内"内鬼"与境外情报机关勾结走私。
同时,建立了国家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每一批稀土从开采、冶炼、运输到出口全流程登记,进口商必须填写最终用户、用途、运输路径,实现"一批一证",若发现转卖或用途不符,立即取消出口资格。
在中国多部门连续出手之后,各种围绕稀土的走私、偷运行为遭到了沉重打击,这又进一步导致某些国家的稀土库存告急。
国安部虽然没有点名是哪个国家在囤积、窃取中国稀土,但我们可以大致分析猜测一下。
头号嫌疑对象是对美国。
美国是中国稀土的最大进口国之一,约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依赖中国供应。尤其在中重稀土领域,美国100%的钇(yǐ)和93%的镝(dī)、铽等关键元素完全依赖中国。美国国防部报告显示,生产1架F-35战斗机需0.4吨稀土,1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稀土,而这些材料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为了获取中国稀土,之前媒体曾爆料,美国通过泰国、墨西哥等国进行"借壳操作",将中国稀土伪报为"铁合金""锌"等普通商品,经第三国重新贴标后输入美国。美国某企业通过私人渠道每月获取200公斤镓,虽成本高昂但维持关键部件生产。至于是什么私人渠道,就不为人知了。
第二个嫌疑对象是日本。日本约92%的稀土加工依赖中国,尤其在高性能永磁体、半导体和电动汽车领域。2024年日本稀土需求年增幅达15%,车用磁铁短缺导致铃木等车企暂停电动车生产。尽管日本试图开发海底稀土资源,但技术不成熟且成本高昂,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供应。日本从印度进口的稀土中,60%实为中国加工的半成品转口,进一步凸显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为了防止被卡脖子,长期以来,日本一直在囤积稀土,扩充稀土的战略储备,号称可以使用几十年。
总之,只要中美贸易战还在持续,中国就不可能完全放开稀土出口管制,而境外间谍机关也不会放弃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去获取中国稀土。围绕稀土的战斗,还会长期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