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 “煤老大”十余年 山西和内蒙古脱煤向新机遇何在?(2)

2024-12-27 10:21  第一财经

也就是说,根据上述生产计划,今年山西煤炭计划产量可能将减产7000多万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1月,山西原煤产量124609.9万吨,相比今年同期,山西今年原煤产量已经减少了8625.3万吨。

与山西相反,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等煤炭主产区都是在增产。今年1~11月,内蒙古、陕西和新疆产量分别增长5.2%、2.1%和19.4%。业内人士认为,山西作为老工业基地,煤炭开采已经有很长历史,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煤炭资源丰富,属于新兴开发区域,具有资源优势。

事实上,这不是内蒙古第一次超过山西登顶煤炭产量第一大省份。过去十多年,煤炭工业格局一改山西独大的局面,出现了山西和内蒙古轮流"称霸"的现象。

梳理历年的产量数据,2009年,内蒙古就超越山西成为第一煤炭产量大省,并持续到2013年;2014年~2015年,山西重新夺回第一;但是到了2016年~2019年,内蒙古又卷土重来,再度登顶。不过,在上轮上行周期中,山西又从2020年~2023年连续四年占据第一。

回顾两个省区煤炭工业发展历程,其实,在山西煤炭工业进入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其邻居内蒙古的煤炭工业也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崛起,并且凭借新兴的资源优势迅速增量上位,由此拉开了与山西争夺第一的竞争。

此后,山西煤炭工业又经历了行业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以及"三去一降一补",煤炭工业进行了深度调整。2017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显示,2016年,山西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率先实施煤炭减量化生产,全年压减煤炭产量1.43亿吨,占全国煤炭减量的40%左右。

《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山西全省共减少煤矿数量 188座,净减少产能1.58亿吨/年。

脱煤向新

在上一轮上行期,2021年,山西和内蒙古的GDP名义增长率分别为28%、18.2%,山西当年GDP劲增约5000亿元;2022年全国GDP增长3%,山西和内蒙古分别以4.4%和4.2%位居全国省份增速榜的第三和第五。

但是,在"十三五"时期,煤炭工业的调整叠加经济进入新常态,给山西经济带来冲击。2018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出现了"经济断崖式下滑的严重困难局面"。受煤炭行情影响,今年以来,山西经济也持续低迷,增速位居全国后列。

相比山西,内蒙古已经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汪传敬表示,当前内蒙古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众所周知,内蒙古"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发展新能源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