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管被老板性侵丈夫怒怼劝离言论:劝离婚的都不经大脑

2025-09-19 15:42  头条

面对镜头,崔丽丽的丈夫语气坚定。他的妻子曾是年薪百万的销售总监,因出差期间遭老板性侵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历经近两年维权,成为中国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案受害人。

"99.99%的人都会支持自己的爱人",劝离婚的人说话不经过大脑。"崔丽丽的丈夫首次现身媒体镜头前,表达对妻子的全力支持。他的背后,是一段长达近两年的艰难维权之路。

2023年9月22日,崔丽丽作为天津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销售总监,受公司指派赴杭州出差,在商务宴请后醉酒,遭到公司实控人王某性侵。

罪证确凿,施暴者获刑

事件发生后,崔丽丽经历了短暂的记忆断片和应激反应。2023年10月3日,她特意赶赴事发酒店。她认真调取监控,还与酒店人员深度交流以搜集证据。经一番不懈努力,她最终忆起了部分关键细节。

酒店监控定格关键瞬间:崔丽丽醉意阑珊,被王某引入房间,她于走廊的状态亦清晰入镜。此般画面宛如拼图碎片,对还原事件全貌起着举足轻重之效。这些画面与酒店保安、前台工作人员所提供的证词相互印证,紧密衔接,共同交织成一条完整且具有说服力的证据链,有力支撑相关事实。

 

图片来自网络

隔壁房客恰巧录下的声音成为了关键证据之一,录音中能够听到崔丽丽喊"不要"的声音。2024年4月,王某因触犯强奸罪,被司法机关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法律的威严不容侵犯,此判决彰显了对犯罪行为的惩处与公正。

维权之路,工伤认定艰难起步

在刑事案件成功胜诉之后,崔丽丽本应沉浸于胜利的喜悦,然而命运弄人,她竟遭遇职场变故,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工作,着实令人唏嘘。公司以"未遵请假制度、无故旷工"为由,果断对她作出强制开除的决定。其行事雷厉风行,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崔丽丽踏上了一条漫长且艰辛的维权之路,为工伤认定之事四处奔走。每一步都饱含着坚持与执着,只为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说法。她自主整理了长达232页的举证材料,包括医疗记录、工作邮件、差旅审批单等核心证据。

她幡然醒悟,觉得应当申报工伤。彼时的她,不仅权益遭受侵害,精神状态亦每况愈下,申报工伤似成必然之举。她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系统治疗。

法律突破,三大争议焦点落定

工伤认定流程中,主要聚焦于三项核心争议逐步推进。此过程严谨且关键,关乎众多权益,需审慎处理每一个环节。

首先是"因公外出"的界定。企业律师甚至到监狱找王某,试图证明那晚并非商务宴请而是私人活动。但崔丽丽提交的出差报告、宴请发票(公司已报销)、高铁及机票记录等证据形成完整链条,法院最终认定该宴请属于"因公商务活动"。

其次,需探讨"醉酒"状态对工伤认定的影响。此情形在工伤判定中颇为关键,其影响的判定关乎权益界定与责任划分,值得审慎考量。公司援引《工伤保险条例》中"醉酒不得认定工伤"的条款,但法院明确崔丽丽受到的伤害是由于加害人王某的直接加害行为导致,并非由于醉酒行为。

最终聚焦于精神伤害的工伤认定标准。此标准关乎劳动者权益保障,在工伤认定体系中至关重要,需严谨考量、科学界定,以确保公平公正。

最终胜利,工伤认定生效

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但2025年7月16日,法院判决驳回公司诉讼请求。

劳动争议仲裁作出裁定,认定该公司违法解除与崔丽丽的劳动合同。依此裁定,公司需向崔丽丽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各项费用,累计约达113万元。

家庭支持,丈夫始终相伴

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崔丽丽丈夫的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媒体前表示:"99.99%的人都会支持自己的爱人",并称那些劝离婚的人"说话不经过大脑"。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家庭支持对崔丽丽的维权之路至关重要。在她整理232页证据材料、接受系统治疗、面对公司多次上诉的艰难过程中,丈夫的陪伴给了她继续抗争的勇气和力量。

法院在判决中明确:"因公外出期间的休息场所属于工作场所的延伸"、"精神伤害可纳入工伤范畴"、"醉酒状态不免除企业的工伤责任"。

"她开设专栏、制作视频,将维权流程、证据清单、心理援助电话做成"求生地图",走进校园和企业,告诉女孩们要勇敢维权。

 

图片来自网络

而她的丈夫始终站在她身后,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着最坚定的支持。他的声音或许简单,但却有力地打破了社会对性侵受害者的一些固有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