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刻,永远是当下。不管是哪一天,都值得我们用最好的心态去度过。今日端午,你吃了几个粽子?我吃了五个粽子 ,你呢?端午节,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大同小异。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是纪念逝去人的节日,有些悲伤氛围,问候快乐不合时宜,所以问候端午安康是比较适合的! 同时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毒日。为了警示人们"避五毒",于是有了挂艾草,给小孩子扎五彩绳和折纸葫芦的习俗。 挂艾草是为了驱除蚊蝇毒邪。纸葫芦是谐音福禄,有祈福的寓意。 挂的五彩绳要求五彩是由青、赤、黄、白、黑五个颜色组成,代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又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代表五方神灵,保佑小孩子平平安安。
在我们云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炒蚕豆
在滇西南,人们会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先将蚕豆浸泡至发芽,待端午节这天经过煮熟来吃,或是在用油炸后食用,既酥又脆,很是可口,意思是豆子发芽,在南方刚好种完水稻,也就寓意着庄稼将获得好的收成。
所以在这一天人们家里必定会做的一道菜便是豆芽炒豆腐,吃这一道菜寓意着全家"亲吉平安"(云南方言),也就是家里人在这只有,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当然,传统纪念屈原的寓意也是一样的,都会吃各式各样的粽子,表达我们对故人的思念。
插菖蒲赛龙舟 孩子眉心点雄黄对于老昆明人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大人小孩会聚在一起包粽子、择豆芽……好不热闹。餐桌上,除了粽子,还有红鸡蛋、咸鸭蛋、大蒜、煮豆芽等特色食物。"吃粽子蘸点红糖,一年甜到头。包粽子老昆明人过端午节习惯在中午12点过,家里的地上铺满松毛、家门口挂上艾叶与蒿枝,意为毒虫与晦气不会进到家里来。说到昆明端午节的饮食习惯,老昆明家庭都会包粽子、煮芽豆、鸡鸭蛋,特别是煮大蒜,在端午时令吃过后可以给身体全面打毒。
在老辈人口中还得知昆明的端午节还有另外一种叫法"裹脚节",而昆明话中"老奶的裹脚又臭又长",一是形容一个人办事拖沓或者说话啰嗦,二是形象的用老昆明人喜爱的"小脚清水粽"来比喻三寸金莲。"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所以,最好的事,现在就做;最想对谁说的祝福,现在就说。安康代表着平安、吉祥、祥瑞,同样是种美好的祝福。所以,如果不能祝你"端午快乐!",那我便祝你"端午安康!"。愿你端起清闲,放下忧愁;愿你端起健康,放下忙碌;愿你端起幸福,放下忧愁 愿你,脸上有灿烂的笑 眼中有斑斓的风景 心中有耀眼的光芒 走过半生,却依旧岁月悠扬。不管何时何地,祝福都会因及时表达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