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乌克兰一度围绕着矿产协议吵得不可开交,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还是达成了目的,基辅当局低头了。17号深夜,乌克兰第一副总理、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在社交媒体发文,证实美国和乌克兰当天以线上的方式签署了一份矿产协议备忘录,但斯维里坚科没有透露协议的任何具体内容。同一天,特朗普在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会晤时也透露,美国和乌克兰可能会在本月24号正式签署矿产协议。
虽然协议还没有最后拍板,但美乌签署备忘录,标志着基辅当局和华盛顿在这个问题上终于取得了进展。从美国先前提的要求来看,特朗普各种索要利益,吞并乌克兰矿产资源的意图路人皆知。但华盛顿却不愿意给乌克兰任何具体的安全保障,这一点也是乌克兰和美国争议的焦点。尽管不知道美国和乌克兰最新协议的条款有哪些改变,但处于实力劣势地位的乌克兰,很可能被迫做出了较大让步。有人说泽连斯基为了保命而抛弃国家,这话不太客观,如果泽连斯基只是为了保命的话,他直接当个美国的傀儡就行了,没必要和特朗普争。更有可能的情况是,泽连斯基无奈对特朗普低头妥协,因为他明白乌克兰要是真的失去了美国的协助,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
无论如何,美国和乌克兰最终能否达成协议,以及达成什么样的协议,还有待后续观察,或许要不了一周时间就会有眉目。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国和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的同一天,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以及乌克兰五国一同在巴黎开会,商讨如何结束俄乌冲突。法国总统府兴冲冲地发表声明,声称"今天在巴黎,启动了一个有欧洲国家参与的积极进程",马克龙当局激动的心态不言而喻。应当指出,激动的不仅仅是法国,英国和德国也是如此。
过去几个月里,美国抛开了欧洲,单独与俄罗斯就结束俄乌冲突展开了一系列对话,这让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倍感担忧,担心美俄最终会单独媾和,得出一份没考虑到欧洲和乌克兰利益的和平协议。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忧,欧洲国家没少批评美国抛开欧洲的做法,表达"不能上桌"的不满。随着这次巴黎会议的召开,美国终于肯和欧洲坐在一块谈乌克兰问题,欧洲国家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上桌"机会,他们自然会感到激动。只不过,欧洲国家也别高兴得太早,即使能上谈判桌,他们的话语权还是不够多。
多年来欧洲国家忽视防务领域的投入,导致军力严重不足,而如今俄乌冲突要和谈,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的拳头硬,军力疲软的欧洲,拥有的话语权十分有限,根本比不上美国。俄罗斯也不傻,莫斯科之所以敢不理会欧洲,单独和美国展开和谈,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准了欧洲缺乏话语权,认定只要与美国达成协议就能结束俄乌冲突。如今欧洲虽然坐上了和美国的谈判桌,但欧洲国家能为自己争取到多少东西就不好说了。俄罗斯的核心诉求无非是那几条,包括拿下乌东4州、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以及乌克兰境内去军事化等。要是美国最终答应了俄罗斯的条件,那么欧洲国家就是有再多不满,恐怕也得打掉牙往肚里咽,除非他们有自信能单独支持乌克兰打赢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