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空器进口成本显著上升
1、飞机引进成本增加。加征34%关税后,美国原产航空器(如波音系列飞机)进口成本将大幅上升。以空重15-45吨的飞机为例,原关税税率为5%,加征后综合税率可能升至39%以上,直接导致飞机总成本增加约32.5%。
2、租赁与购买策略分化。购买方式:一次性缴纳关税和增值税,若未来关税政策回调,已缴纳部分无法退还,成本刚性较高。租赁方式:按租金分期缴税,若后续关税下调,每期税负同步降低,更适合应对短期关税波动。
二、航材供应链面临调整压力
1、短期抢进口与后续降速。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前启运、5月13日前到港的货物可豁免加征关税,可能引发航司短期内集中进口航材(如发动机、零部件等),后期进口量或显著回落。
2、替代供应商需求增加。高关税迫使企业转向欧洲(如空客配套航材)、日本等非美供应商,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但短期内可能面临技术适配性和认证周期延长的问题。
三、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1、空客与波音市场份额变化。空客飞机因不受美国原产关税影响,其市场竞争力相对增强;波音飞机进口成本上升可能导致中国航司减少采购,长期或改变机队构成。
2、航司运营成本分化。空客机队占比高的航司受关税冲击较小,盈利能力优势凸显;依赖波音机队的航司需承担更高维护和航材成本。
四、行业应对策略
1、调整飞机引进模式。短期内优先通过租赁替代购买,降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2、优化库存和供应链管理。建立航材应急储备,加强与替代供应商的技术合作,减少对美供应链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