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伊朗的指控属实,以色列此举的风险极高。这不仅是对美国主权的严重挑衅,更是对全球情报体系和国际道义底线的践踏。更令人玩味的是,伊朗选择在事件未爆发前"预警"美国,而非等爆炸发生后"反驳"控罪。这种主动披露、提前曝光的操作,一方面可能出于战略自保,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伊朗意在将"冲突鼓手"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将棋局转回外交、情报与舆论博弈的轨道,而非被动承受军事袭击。这种提前拆弹的操作,在当前美伊关系微妙拉锯下,无疑是高明的一手。
此前的12天冲突之中,以色列虽然发起了先发制人的打击,但在伊朗的报复之下,以色列其实并没有讨到多少便宜。以内塔尼亚胡政府的习惯,这种主动发起却没有占到太大便宜的冲突,对他们而言,实际上等于输了。
那为了继续给伊朗一个"教训",或者说挽回以色列的颜面,拖美国下水,然后以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彻底瓦解伊朗的军事反抗实力,其实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现在,西方一些媒体报道说特朗普此前下令对伊朗地下核设施进行轰炸的行为,并没有摧毁伊朗核设施的核心。
特朗普、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而本轮伊以局势升级,实际上也是巴以冲突的延续,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冲突结束,那么战时内阁也将宣布解散,而内塔尼亚胡如果拿不出像样的战果来,很大概率会面临政治清算,甚至是被赶下台。为了延续自己的政治生命,内塔尼亚胡很可能会采取更加冒险的军事行动,甚至是反向裹挟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