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失败,中方再接战书,第二波报复正在酝酿,10国都上当了

2024-10-21 13:22  头条

17日,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放出重磅消息:中方正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这一表态犹如一记重拳,打破了中欧贸易磋商的沉闷气氛。

距离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大限仅剩十几天,中方邀请函石沉大海,欧盟却在暗地里玩花样,这场关税博弈,究竟谁在虚张声势,谁在背水一战?

还记得几个前,欧盟突然宣布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这一消息犹如平地一声雷,震惊了整个汽车行业。

中方自然是不愿,于是双方开始进行商谈和磋商,双方你来我往,磋商了整整八轮,可惜始终是鸡同鸭讲,谁也说服不了谁。

眼看着征税的日子越来越近,我们自然是着急,于是干脆直接发出邀请函,请欧盟派技术团队来华面对面谈判。

但谁知道,这封邀请函就像石沉大海,欧盟压根儿没搭理,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一脸无奈表示,中方已经展现了最大的诚意和灵活性,可欧盟的反应却令人大失所望。

可没想到,事实还不止如此,欧盟这边不仅对邀请函置之不理,还玩起了阴招,他们居然绕过中国官方代表,私下找部分企业单独谈判,想搞什么"差别待遇",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挑战中方的底线!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更是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三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条件:中国企业得承诺价格,还不能撤资,甚至还得用别的方式"补偿"欧盟,这哪是在谈判,分明是在狮子大张口!

而面对欧盟的种种"小动作",中方的耐心终于耗尽,何亚东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中方正在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这句话一出,顿时让整个汽车行业炸开了锅。

要知道,欧洲可是大排量燃油车的"老巢",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豪车品牌,哪个不是靠着大排量发动机闻名于世?如果中国真的对这些车征收高额关税,那可是要命的打击啊!

不过,中方这招也不是乱打的,欧盟此前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就饱受争议,法国干邑地区的葡萄酒商、爱尔兰的奶农,甚至德国的一些车企,都对这次调查提出了强烈反对。

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不难看出欧盟的态度软硬不吐,一边说要继续谈判,一边又坚持要征收关税,冯德莱恩甚至放话说:"即使关税生效了,我们也会继续谈,"这不就是典型的"边打边谈"吗?

面对欧盟的这种态度,中方的反应可以说是极为克制的,别看现在商务部提到了要对大排量燃油车加税,但实际上,如果不是被逼到墙角,中方是绝不会轻易采取这种措施的。

就拿之前对欧盟白兰地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来说,中方可是三番五次地敲打警告,就是不愿意把事情做绝,可现在好了,欧盟蹬鼻子上脸,中方只能拿出杀手锏了。

细想一下,欧盟这次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调查,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子蹊跷,这又不是汽车行业自己申请的,反而遭到了不少欧洲企业的反对。

这不禁让人怀疑,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这件事?又是谁会从中获利?

有分析认为,这次调查的真正受益者,恐怕并不是欧洲的汽车行业,毕竟,加征关税能不能给欧洲车企带来长远利益,还真是个未知数,但是,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实打实的,而且就在眼前!

想想看,如果欧盟真的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会发生什么?首先,欧洲消费者肯定会遭殃,因为车价肯定会上涨。

其次,欧洲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可能会受阻,因为少了中国电动车的竞争压力,他们可能会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最后,这还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贸易战,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

反观中国这边,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可能会倒逼中国电动车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不过,话说回来,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源远流长,双方都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这次的关税之争,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谈判来解决,只是,谈判也要讲诚意,不能光说不练,更不能玩什么花样。

现在,距离欧盟征税的大限只剩下短短十几天了,如果到了十月底,中欧谈判还是没有进展,那中方的后续反制措施恐怕就要陆续出台了,到那时,怕是真要上演一出"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的好戏了。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传统汽车强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害怕失去市场份额,害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后,这才有了这次看似莫名其妙的关税调查。

但是,用关税壁垒来阻挡产业发展的潮流,无异于螳臂当车,与其把精力花在设置贸易障碍上,不如多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谁。

欧盟想用关税威胁来逼迫中国企业让步,而中国则用反制措施来警告欧盟不要得寸进尺,能够看出,这场博弈,看似是在谈判桌上,实则是在较量双方的意志和决心。

而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会是一场拉锯战,欧盟那边可能会继续玩"拖字诀",企图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决定,而中国这边,估计会继续释放强硬信号,同时在暗地里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场贸易争端的结果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钱包,如果关税真的开征,无论是中国电动车还是欧洲燃油车,价格都可能会上涨。

总的来说,这场中欧之间的关税博弈,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它不仅关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更牵涉到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塑。

最后,也让我们期待双方能够摒弃成见,回到谈判桌前,找到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毕竟,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否则,真要打起贸易战来,恐怕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