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玩笑话吓得福建男子立马就医,一查竟确诊“癌王”!这种无痛症状最危险

2025-05-07 15:58  头条

胰腺深藏于腹腔深处,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但一旦癌变,其恶性程度极高,5年生存率不足10%。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猛,约80%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了解其危险信号和防治策略,是提高生存希望的关键。

"老王,你这脸色怎么像南瓜一样蜡黄?"

一周前,54岁的王先生被亲友的这句玩笑话惊醒,慌忙赶往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

"全身黄染却无腹痛,从症状来看很可能是肿瘤!"肝胆胰医学中心主任田毅峰教授接诊后,立即安排王先生做了磁共振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王先生的胰头部位潜伏着一颗肿瘤,正是胰腺癌。

一、胰腺癌的预警信号:容易被忽略的"蛛丝马迹"

胰腺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非特异性不适,但随着肿瘤进展,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

持续上腹或背部钝痛:疼痛呈放射性,平躺时加重,弯腰、蹲位、俯卧位或蜷缩可缓解(与胃痛不同)。

无痛性黄疸:皮肤黏膜及巩膜、小便发黄,大便灰白呈陶土色,伴皮肤瘙痒。

体重骤降与食欲不振:1~2个月内体重下降超5%,伴明显乏力,即使正常进食也难以缓解。

突发糖尿病或血糖失控:无家族史的成年糖尿病患者,或长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突然恶化。

脂肪泻与消化不良:粪便油腻恶臭,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导致脂肪消化障碍。

注意:40%的胰腺癌患者首诊被误诊为胃病或胆道疾病,若症状持续2周不缓解,建议排查胰腺问题。

二、高危人群:这7类人需定期筛查

长期吸烟者:吸烟者胰腺癌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戒烟10年后风险可降低30%。

慢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复导致胰腺纤维化,癌变风险较常人高10~20倍。

糖尿病病史>5年者:尤其是60岁后新发糖尿病,需警惕胰腺癌可能。

肥胖(BMI>30)及高脂饮食者:动物脂肪摄入过多促进胰腺细胞异常增生。

胰腺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患病,风险增加4~6倍(如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

长期接触化学毒物者:如β-萘胺、苯类化合物(石油、染料行业从业者)。

年龄>55岁人群:60%以上患者确诊年龄在65岁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