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马科斯试图低调处理南海问题的同时,中国国防部却选择了高调反击。张晓刚大校的发言,不仅撕碎了菲律宾"受害者"的伪装,更罕见地翻出了一系列历史旧账。
在这场博弈中,最值得玩味的是美国的态度。特朗普政府对菲律宾的"支持",本质上是一场赤裸裸的利益收割。19%的关税优惠看似让步,实则是为了撬开菲律宾市场的大门;而新增的4个美军基地,也不是为了保护菲律宾,而是为了服务美国的战略布局--这些基地的位置,明显是为美军轰炸机起降设计的,而非用于协防菲律宾主张的南海岛礁。这种算计,与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手法如出一辙:鼓动代理人与大国对抗,自己却躲在后面坐收渔利。
讽刺的是,菲律宾精英阶层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美国的安全承诺与经济利益是割裂的。更致命的是,特朗普的"中美友好论"已经给马科斯政府泼了一盆冷水--如果美国都不愿意与中国正面冲突,菲律宾又凭什么当这个马前卒?这种觉醒,正在菲律宾国内引发连锁反应。最新民调显示,超过60%的菲律宾民众反对政府将过多资源投入南海对抗,而马科斯的支持率已经跌至就任以来的最低点。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当前的菲律宾,正面临三个无解的死局。经济上,马科斯政府在对华强硬的同时,却不得不依赖与中国的贸易--这种精神分裂式的政策,已经导致菲律宾对美出口暴跌15%,损失近10亿美元。政治上,杜特尔特家族的公开决裂,使得马科斯的执政联盟岌岌可危。军事上,中国的反制已经形成了完整链条:从海警的日常执法到海军的战巡封锁,从证据链的全球公布到东盟的孤立政策,菲律宾的每一次挑衅,都在加速自己的战略孤立。
对于马科斯来说,现在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否则,等待他的可能不仅是政治上的惨败,更是历史的无情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