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撞死村官案遇害者女儿发声 遇害者女儿:我不要钱 只要公道(2)

2024-10-14 09:25  头条

所谓"民告官无门",弱势群体在权力面前,本就处于弱势。刘晴作为死者女儿,更深陷舆论漩涡,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谈判桌上,她面对的是村委会和陈家背后的种种势力。想讨个公道,谈何容易。

从死刑到有期徒刑,从千万赔偿到650万了结,整个判决经历反转再反转。仿佛真相就隐藏在一次次离奇的变数中。舆论质疑,是否有权钱交易在背后 operate?刘晴只有通过法律手段,去追寻心中的正义。"一个人的命就这么不值钱么?"她在法庭上喊出了万千民众的心声。更让人唏嘘的是,刘晴不得不肩负起家业,独撑危局。父亲突然离世时,她还在上高中,转眼间,已成为企业的负责人。从学校到商场,青春还未绽放,就得直面残酷的现实。每次谈判桌上,刘晴都格格不入,却又不得不强装成熟,迎接中年人的各种"酒桌试炼"。家中长辈年迈体衰,生意也江河日下,无人能帮,压力可想而知。

回望这5年的艰难时刻,有太多无奈挫折。刘晴几次哽咽:"人活着,就是要承受的。" 但这番承受,不该如此沉重。至亲离世,家业难撑,时刻面临道德与人情的拷问,这是多少金钱都填不平的创伤。倘若司法昭昭,她的人生本不至于如此跌宕。

2024年1月,株洲中院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十五年"画上句号。但刘晴的愤怒依然难消。她拒绝了650万赔偿,发誓要为父伸冤。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弱者与强权的较量。

我们无法改写已经发生的悲剧,但正视苦难背后的真相,给无辜者一个交代,是每个人心中的天平。刘晴勇敢地站出来争取公道,也是在为千千万万的弱者代言。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舆论的一再追问下,让公平正义不再沦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