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也有过这种案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滞胀,美国最终就是通过一场衰退度过危机,这发生在里根总统执政时期,作为里根的小迷弟,特朗普不排除会选择依葫芦画瓢。
然而,这虽然是一个大招,但也是一个险招,很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首先,关税会推高进口商品成本以及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物价上涨,同时也将打击企业投资和出口,使经济增长放缓;
其次,特朗普政府实施财政紧缩和减少政府开支以及限制移民政策,短期内或许会削弱市场信心和消费需求,企业用人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下降,而经济一旦冷却下来,要再重新启动也并非易事,经济一旦进入衰退,是很难做到它只停留在"温和衰退"这个层级,极有可能将失控。事实上,市场已对经济放缓做出定价,这也部分体现在近期美股连续的回调上。
第三,其他经济体对关税壁垒的报复程度可能超出特朗普预期,这样一来,美国企业会承受更大压力,倘若世界经济局势突变,完全有可能出现更长时间的低迷和更高的通胀,政治上不仅无法得分,还可能使得共和党未来的竞选前景黯淡无光。
尽管主动引导经济衰退还只是停留在传言阶段,甚至有点阴谋论,但其背后的逻辑却存在部分合理性,考虑到特朗普的不可测,可能性并不为零,市场参与者需重视背后的风险,做好预案。
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上升,影响全球市场的预期和投资信心,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风险,并对我国的经济、金融的平稳运行带来外溢影响。我们将加强对国内外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和运行,完善处置机制和应对预案,严密防控外部冲击风险,维护中国的金融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