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坐不住了?郑丽文被美国约谈,9495亿预算必须到位

2025-11-14 16:37  头条

台湾民众刚算完11月账单,就被一笔天价开支惊掉了下巴--2026年高达9495亿新台币的防务预算,相当于每个台湾人要掏近4万元,而这些钱换来的,竟是发射4秒就爆炸的导弹和迟迟不到货的战机。更讽刺的是,美国在台协会还专门约谈国民党主席郑丽文,逼着蓝营点头放行这笔"保护费",台海局势的火药味,已经飘到了普通民众的钱包里。

9495亿军费创纪录,海巡署都被拉来"凑数"

2025年8月21日,台湾行政院一锤定音,通过了2026年度总预算案,其中防务预算飙到9495亿新台币,占GDP的3.32% 。这个数字比2025年的6479亿足足多了1768亿,年增率高达22.9%,创下历史新高。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为了凑出这个"符合美国期待"的数字,台当局竟然玩起了统计猫腻--首次比照北约标准,把海巡署的开支也塞进了防务预算里。岛内网友吐槽:"我们又没加入北约,凭什么要用北约模式算军费?这不是明着给美国交保护费,还得找个好听的由头吗?"

钱要花得越来越多,民生福利却在悄悄缩水。2026年台湾岁入才28623亿元,岁出却要30350亿元,光融资调度就需要2992亿元,加上特别预算后举债总额直奔4000亿元 。幼教补贴迟迟不涨,长照基金缺口越来越大,灾区补助拖着不发,全民普发现金更是没影子,台当局却把真金白银都砸在了向美国买武器上。

美方急召郑丽文"划红线",蓝营敢怒不敢言

就在这笔天价预算引发争议时,美国在台协会突然抛出橄榄枝--计划在2025年11月6日约谈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后来被郑丽文推迟到11月初。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哪里是约谈,分明是"施压"。美方最关心的,就是蓝营对这笔9495亿防务预算的态度。之前国民党对军购争议一直保持沉默,但随着党争白热化,蓝营开始拿民生、反腐议题反击,这让美方坐不住了。毕竟如果蓝营在立法院阻挠,这笔"保护费"就可能黄了。

有岛内媒体披露,美方这次是带着"底线"来的:预算可以少砍一点,但必须顺利通过。郑丽文虽然表态支持"九二共识",还重用洪秀柱派系强化两岸沟通,但在美方的硬压力下,蓝营的反对空间小得可怜,最多只能在金额上讨价还价。网友调侃:"国民党嘴上喊着民生,面对美国还不是只能乖乖听话,这哪是反对党,分明是'配合党'。"

赖清德的"投名状":花台湾的钱,讨美国的好

这笔天价预算的背后,站着一心想"倚美谋独"的赖清德。他不仅把9495亿预算当成向美国表忠心的"投名状",还在2025年8月22日高调宣布,要在2030年前把防务支出提升到GDP的5% 。

可这些钱花得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目前台湾对美军购还有6500多亿新台币订单没兑现,其中就包括66架F-16V战机,这笔采购预算高达2472亿新台币 。按照计划,美方应该在2025年交付26架、2026年交付38架,但截至2025年10月,别说交付了,只有两架完成组装,台防务部门都坦言"2026年全数交付极具挑战性" 。

更离谱的是已经到货的装备,完全是"清库存"水平。"爱国者"导弹好几次发射4秒后就凌空爆炸,根本没机会拦截目标;M1A1坦克是二手阉割版,性能比美军自用版差了一大截;还有"云豹"装甲车的轮毂、Mk48重型鱼雷,要么延期交付,要么存在质量问题。岛内网友怒怼:"赖清德买的不是武器,是美国的过期废品,用我们的血汗钱给民进党铺路,良心不会痛吗?"

特朗普的"嘴炮":一边炫耀导弹,一边怕库存告急

就在美台忙着勾连的时候,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11月10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抛出了一段嚣张言论:"中国不想和美国冲突,因为我们有很多导弹!"

这话听着霸气,实则暴露了美方的焦虑。近期台海的三个变化,让美国坐立不安:日本右翼政客高市早苗公然喊出"台海开战将行使集体自卫权",把地区局势搅得更乱;郑丽文调整两岸政策,强化两岸沟通,直接冲击民进党"抗中"路线;大陆一边通缉"台独"分子沈伯洋,一边扩大台胞办证口岸、开放上千景区免费游览,既打又拉争取民心。

特朗普喊出"导弹论",无非是三个心思:给赖清德和日本"壮胆",让他们继续跟着美国干;试探中国大陆的底线,为明年中美博弈预热;顺便转移国内对其关税政策的质疑。可美军智库CSIS早就警告过,如果台海冲突爆发,美军远程导弹库存三周内就会耗尽。说白了,特朗普的"导弹恐吓"就是一场心理战,真要打持久战,美国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

大陆"胡萝卜+大棒":精准打击"台独",争取民心

面对美台勾连的小动作,大陆的反制既精准又有力。一边是"大棒"硬气出击,全球通缉"台独"分子沈伯洋,斩断分裂势力的外逃路径,让"台独"分子惶惶不可终日;一边是"胡萝卜"温情相待,扩大台胞办证口岸,让台胞往来大陆更方便,还开放上千景区免费游览,让台湾民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军事上的威慑更是毫不含糊。福建舰航母列装、攻击-11无人机服役,解放军持续强化实战化演练,用实际行动证明台海主动权牢牢握在大陆手中。有军事专家分析,现在大陆的"打独促统"组合拳越来越成熟,既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又争取台湾民心,让民进党"抗中谋独"的路线越来越不得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郑丽文只把"九二共识"当成权宜之计,只谈和平不谈统一,想打造所谓"百年和平",大陆必然会升级反制措施,加快统一步伐。毕竟"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这一点大陆从来没有含糊过。

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加速统一进程,掌握博弈主动权

从国际博弈视角来看,这次美台围绕防务预算的勾连,反而让大陆更加坚定了"打独促统"的决心和步伐。美方的施压、"台独"的挑衅,不仅没能遏制大陆的发展,反而暴露了美国"战略模糊"的本质和"台独"势力的虚弱。

大陆通过"硬威慑+软惠台"的组合拳,既巩固了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又争取了台湾民心,让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看清"倚美谋独"的危害。同时,这一事件也让国际社会更清楚地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分裂势力,必然会遭到坚决反制。

从长远来看,美台的勾连只会加速两岸统一的进程。大陆现在已经掌握了台海局势的绝对主动权,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外交层面,都有足够的实力和手段应对各种挑衅。"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的任何小动作,都改变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

台湾民众的4万血汗钱,买不来安全,只能买来风险和动荡。"倚美谋独"注定是死路一条,只有回归祖国,台湾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