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解释了阿尔巴尼斯为何"不见特朗普,先到中国"。对澳大利亚来说,与中国的合作是可测、可控、可收益的,而美国的"防御边界"在哪里,连美国人自己都还没决定好。因此,澳大利亚此次既是一次主动的外交选择,更是一次现实主义考量。阿尔巴尼斯知道,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最靠得住的,应该是一个稳定、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
当然,中澳关系虽然处于改善期,但也不能忽视潜在的"绊脚石"。澳国内仍有反华势力,也有一些政客受美国影响较深。此外,如果澳在南海、台海等议题上再次追随美国步调,可能又会回到过去紧张对峙的老路。因此,保持中澳关系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仍然是一个考验。
而对中国来说,阿尔巴尼斯的这份"大礼"值得珍惜,也值得善用。我们可以在现有经贸合作的基础上,拓展更广泛、更深入的战略合作,让中澳关系不仅"回暖",更要"升温"。通过绿色能源、科技合作、供应链互通、人员交流等多领域推进务实合作,形成更多结构性依赖和共同利益,是中方稳定中澳关系的关键一步。
这一次阿尔巴尼斯访华,也许没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协议,但他所展现的务实态度、经济导向和外交自主,已经足够让美国感到"情况正在变得不妙"。尤其是特朗普那一套"用胁迫换效忠"的旧套路,可能在今天越来越难奏效。总之,阿尔巴尼斯刚到中国,就"敲响了警钟"--不是给中国,而是给白宫,就看特朗普接下来要作何考量了。